自由寫作30天.轉型與蛻變第13篇
三天教練峰會結束,馬不停蹄趕機場去北京,明天開始三天領課,坐在了機場候機樓才算有個喘息的空兒。
這周時間是排滿的,腦袋也是滿的,剛放下這三天的項目信息,又開始被后三天的timeline 充滿,寫作只能這會兒見縫插針用手機寫了。
可其實完全不想寫,最重要的原因是眼睛累。
這三天開會,最讓我不舒服的是,發現自己的視力模糊到這樣程度:十五米外,大屏幕上的PPT對于我而言是模糊的無法辨認,如果努力聚焦勉強可以,但不一會兒就會覺得累得太陽穴疼。
總說失去才知珍貴,確實如此。從小到大,直到四十出頭,視力都是1.5,從來不知看不清是種什么樣的體驗,于我這是如此理所當然。卻未料這兩年不到,這個理所當然隨著點滴散光的開始,忽然就離我而去了。
到現在,其實我都還沒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尤其這次開會,如此明顯的模糊感受,還有點兒嚇著了我。
坐在候機樓,看著廣告海報中彭于晏模糊的笑容與眼神,開始對此自問自答。
問:視力的降低帶給你什么感受?
答:不舒服,不方便和恐懼。
問:恐懼什么?
答:恐懼這個身體變化之后所代表的,所未知的。因為從來沒有視力問題,所以不知道這種“急速”的視力變弱,是正常生理變化,還是有什么病因。如果是生理,引發的還有對于身體機能開始走下坡的不爽;如果因病就會更恐懼于病因。
問:你怎么能夠排除這種恐懼?
答:下周還是去再做一次專門檢查,考慮去配人生第一副眼鏡。
問:OK,看上去這是有行動方案的,這一部分等到行動結果出來,我們再討論。我們換個維度討論一個問題:如果視力變得不清晰,是為了給你一個信息,你覺得那會是什么?
答:第一,可能是在提醒我檢視自己還有些什么是自己認為理所當然,但應該珍視應該感恩應該注意保護的;
第二,可能用視力的變化提醒我:我們覺得很容易達成的狀態對于其他人可能非常困難,不是不想,而是其所具備的條件與你不同;
第三,提醒我更少的用眼,更多打開其他感官,用身體的其他部分去替代?;蛘呤情]上眼打開心......
準備登機了,聚焦也累了,眼睛告訴我:就到這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