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戶需求說明書是用戶的需求,需要和用戶確認的;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是系統(tǒng)需求主要是對內的。你考慮了一個對外一個對內。而且需求管理的時候也需要用到用戶需求。
2、 優(yōu)點:用戶的語言與設計人員的語言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有面向不同人員的文檔。缺點:層次越多,信息損失的越多,誤解的概率就越大。權衡的結果:基本上是依據項目的規(guī)模而定。
3、這要看你們的項目管理采用的規(guī)范。 如果是cmmi就需要,敏捷就取消
4、如果你非要省掉一個的話,我傾向于寫用戶需求,因為搞系統(tǒng)的時候要始終明白用戶在想什么,要解決什么問題需求規(guī)格相對不是很重要,具體實現用戶需求的時候,你可以有各種方案,這個是用戶不關心的。要是用戶需求就已經理解錯了,軟件規(guī)格讓用戶簽字好哪里放什么文本框用什么布局有意義么? 最后還不是給你翻掉
5、一個是給用戶看的 ,一個給程序員看的
6、當然需要,需求管理不弄好,后期客戶扯皮怎么辦?
7、第一, 用戶需求說明書是軟件設計的根本,用戶需要簽字畫押,詳細設計基于這個寫的,怎能不需要; 第二,后期有扯皮的時候有依據,不至于什么都沒有。
8、這個東西少不得, 做的詳細點是對自己負責, 后期意義重大需求階段的工作主要分為兩個方面,為“需求開發(fā)”和“需求管理”。
從我們的經驗來講 “需求管理”需要產出的文檔大體上包含【需求管理計劃、需求檢查表、需求跟蹤表(包含矩陣圖)、需求變更狀態(tài)跟蹤表,以及與其配套產出的指南型文件】“需求開發(fā)”需要產出的文檔大體上包含【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檢查表,需求開發(fā)指南等】需求分析報告:一般是對某個市場或者是客戶群來講的,類似于調研報告,重點是體現出產品要滿足哪些功能,哪些是重點、熱點。 需求說明書:是根據與現場實際客戶進行溝通,把客戶的需求進行整理,CMMI中有標準的模板,重點是站在客戶的角度講[產品功能],里面要包含原型界面、業(yè)務接口、活動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