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以前,我每天都在想,應試教育是多么可怕而殘酷,學校就只關注我們的考試成績,別的一概不管。我要快點考上大學,大學就是我的天堂啊!到了大學里,我會參加很多比賽,報各種有趣的社團,交很多新朋友。我一遍又一遍樂此不疲地為自己勾勒著這一幅美麗的藍圖。
軍訓的時候,我報名了學院的新生演講賽,最后得了三等獎。進了決賽的十多個人,兩人跟著一個師父(師父是大二演協的)組成了一支集訓隊伍。
集訓的時候,我們練即興演講和備稿演講。輪到我上去講的時候,我感受到了底下其他人的目光,那是一種百無聊賴卻又強打精神的目光,我感覺自己講不下去了。我的師父跟我說,你演講的時候太平淡了,那天我在臺下聽你演講聽得都快睡過去了。有一次,師父不在。她讓我講給另外兩個師父聽,我才講到一半,他們就轉過身去指導另一個男生了。休息的時候,我就獨自站在一邊看著其他人在那兒嘻嘻哈哈,還挺不是滋味的。
集訓結束,我退了集訓群,也退了演講協會的群。當時我還覺得自己挺酷的。以前大家都說我讀的很有感情啊,為什么你們的回應卻是如此冷淡。其實我性格很活潑啊,但在你們眼里,我好像很孤僻也很難接近。我覺得自己被人看透了,好像我就只有這么一點水平了。
你們不賞識我,那我就離開唄,總會有人看得起我。
之后,我報名了新聞中心的電臺,第三輪被刷了。報名了校禮儀隊,第一輪被刷了。報名了經典詩文朗誦大賽,第一輪被刷了。報名了十佳歌手大賽,第一輪被刷了。報名了漢語口語大賽校際選拔賽,第一輪被刷了......
我經常會收到這樣格式的短信,“非常感謝您報名了”,“但很遺憾”,“希望您繼續加油”。關掉手機,閉上眼睛的那個瞬間,我還以為自己是苦情戲里的女主角,好像所有的不幸都到了我的身邊。
昨天去聽了校新生演講賽的復賽,看不了書,流量也快完了,那就隨便聽聽吧。第一次感受到了差距,那些優秀的選手著實讓我震驚,無論是內容、語言還是表情、儀態,都拿捏的恰到好處,收放自如,原來演講真的可以這么精彩。
還有幾位選手的聲音很好聽,表情也挺自然,但是一直都是那種很平的語調,沒什么情感起伏,內容也十分空洞,我感到無聊又尷尬,希望他們的演講能夠快點結束。
我仿佛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影子?不對,他們比我強多了。
我發現一直以來我都活在自己的玻璃王國里。我很難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批評,一旦聽到不好聽的話,我只會縮進自己的保護殼里然后逃避一切。每次參加比賽,我一展示完自己就走,從來沒有靜下心來看看別人的表現,所以我不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在哪里。我一邊自我解嘲道,對啊,我最差,我最糟糕;一邊又暗暗期待著或許會有人跑過來安慰我,不是啊, 你已經很棒了呀。
集訓的時候,我以為是他們排斥我,其實是我自己真的有這些問題,是我不夠努力,是我高冷地站在一邊不肯融入進去。過去我總是給自己灌雞湯,什么失敗乃成功之母,跌倒一千次也要在第一千零一次的時候爬起來。只是,量積累的再多,如果方向錯誤了,也是不可能發生質的飛躍的。何況,我其實也沒有特別認真地去準備這些比賽,只是臨時花了一些時間罷了。
高中的時候,我把應試教育批得一無是處。到了大學我又開始批,什么都有黑幕,什么都靠關系。挺可笑的,如果大家都說我最棒,那我是不是會覺得這個世界真美好?
無論我們處于什么樣的環境中,有一條定律是不會變的,那就是人們關注到的肯定是最優秀的那幾個人,沒有人有義務去照顧平庸者的玻璃心啊。 如果你想在某方面變得優秀,那就只有自己找方法,自己花時間,一點一點地爬上去。
謝謝你,能夠堅持看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