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茶心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你現(xiàn)在是已經(jīng)死了,依舊有活著的模樣?還是活著,已經(jīng)有死了的模樣?
有一只神奇的貓,給了我們一個不一樣的故事和答案。這只100萬年也不死的貓,其實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
佐野洋子的繪本《活了100萬次的貓》,書寫了這只貓的傳奇。這是一本百讀不厭、讀了滿口留香的寓言書,被贊譽為“被大人和孩子愛戴,超越了世代的圖畫書,是讀了100萬次也不會厭倦的永遠(yuǎn)的名作”。
這只貓的“貓生”總的來說,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1、活著等于死了
它前面的許多輩子,是不死不滅的,跟我們說的妖怪差不多。它的生命一次次在世間輪回,它做過國王、水手、魔術(shù)師、小偷、老婆婆和小女孩的貓。這些“貓生”在它心里像是水流過一樣,沒有留下痕跡。這些主人都愛過它,在它死了后都哭了。但它和他們并沒有情感上的連接,它沒有投入這一段又一段的關(guān)系。因此,盡管他們愛它,但它卻對一切漠不關(guān)心,活的無知無覺,“從未掉過一滴眼淚”。
2、活著等于愛自己
“有一次,貓不是任何人養(yǎng)的貓了,
它是一只野貓,
貓第一次成了自己的主人,貓最喜歡自己了。
本來它就是一只有漂亮虎斑的貓,
現(xiàn)在當(dāng)然更成了一只非常氣派的野貓。”
后來,它變成了一只誰都不屬于只屬于自己的野貓。這一段的旅程,經(jīng)過了很久很久,就像我們,走了千山萬水,終于找到了自己。這個時候的貓,極其自愛。它非常氣派,總是將“我可是死過一百萬次的喔!誰也比不上我”掛在嘴邊。所有的貓小姐都想嫁給它,然而它誰也看不上,它最喜歡的還是自己。
3、活著等于有意義
再后來,這只孤獨又自傲的貓愛上了一只美麗的白貓。這是它在所有“貓生”中從來沒有過的體驗。那就是付出愛,也得到愛。終于,它“喜歡白貓和小貓們,已經(jīng)勝過喜歡自己了”。這個時候,它的心是滿足的。它終于體會到了活著的意義。因此,白貓死后,它哭了很久,后來,這只貓再也沒有活過來了。因為,它已經(jīng)了無遺憾,不需要再活很多次。與白貓相愛的這輩子,是其它的一百萬次無法比擬的。這次,它是真正的活過了,找到生命的意義了。
這是一個生與死的故事,也是一則關(guān)于生命意義的寓言。貓的一百萬零二次生,何嘗不像是我們的一生的隱喻。
我們渾渾噩噩地過著,不知道為什么而活。也許你在上班,你會覺得我們天生就是要上班的呀。也許你趕緊結(jié)婚,你會想著人總是要結(jié)婚的呀。也許你在搶購房子,你會覺得我們天生就是要買房子的呀。是的,當(dāng)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噪音已經(jīng)把我們吞沒,我們也許活得無知無覺,等于死了。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意義是什么,與他人有相比有什么獨特之處。我們只顧著順著時間的流,被洶涌的人群的流裹挾著往前。甚至來不及回首一下已經(jīng)死去的昨天。
到了后來,有一部分人覺醒了。他們不要那樣的生活,他們開始覺察,他們的自我終于出現(xiàn)了。是的,他們不再用“國王的貓”或者“老婆婆的貓”等來定義自己了,而是成為一只野貓,成為自己的主人。是的,愛自己多么美妙。你可以決定你是誰。你不需要跟著國王上戰(zhàn)場,也可以不跟著水手去大海。你可以拒絕不愛的貓小姐們。你成了自己,你也愛這樣的自己。
再后來,你找到人生的意義。你體驗到了活著的真實。你體驗到了更豐盛的東西,比如跟其他人及世界的連接,你有了喜怒哀樂,你找到了活著的意義了。而使你找到活著的意義,使生命真實發(fā)生的“這只白貓”,可能是愛情,可能是友情,可能是親情,可能是夢想,也可能是別的。條條大路通羅馬,它會讓你情感迸發(fā),讓你哭,讓你滿足,讓你的人生充滿不同。它會讓你了無遺憾,你不會怕死,也不想再活一次了。因為你會覺得你的一生已經(jīng)夠了。
《紅與黑》的作者司湯達(dá)的墓志銘是“活過,愛過,寫過”,我想他寫的時候回顧自己的一生時一定是滿足的。而親愛的,作為只有一生的你,你還在蠅營狗茍地麻木地活著嗎?還是你已經(jīng)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了?
歡迎大家留言,說說你找到了你自己的“白貓”嗎?你的“白貓”是什么?你是怎么找到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