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眼,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孔子說,一個君子,飲食不求滿足,居住不求安逸,辦事勤快而說話謹慎,主動向志向高尚的人請求教導和指正,這樣就可以稱得上是好學的人了。
“敢”想
好學,這個詞能非常重要,在論語里面有三次提到好學的人,第一個是孔子自己,第二個是顏淵,第三個是一位大夫叫做孔文子,就是不恥下問的那個。
在這一段里面呢,有說到好學的目的并不是多聞多見,好像見多識廣,跟別人談話的時候什么都懂,或者是什么書本都看,知道很多秘籍,或者知道很多奇聞異事,這不叫好學,這叫有好奇心,有廣闊的見聞。真正的好學是不能離開行為的,也就是說一方面要了解,一方面要實踐,透過實踐將前面的學習心得更加得到肯定,肯定的之后呢還要繼續向前走。
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說的是古代的學是為了改善自己,而今天學是為了炫耀給別人看,所以我們應該向古人學習,好學的目的是改善自己,讓自己的生命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