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度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歷經難中難,心如鐵石堅。夜坐塞上時聽笳聲入耳心痛酸。轉眼北風吹,雁群漢關飛。白發娘,望兒歸,紅妝守空幃。三更同入夢,兩地睡夢誰。任海枯石爛,大節不傷虧。終教匈奴心驚膽碎拱服漢德威。”這是一首名為《蘇武牧羊》的歌曲。歌曲中的蘇武,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里的主人公。
蘇武(前140—前60年),字子卿,漢族,杜陵(今陜西西安東南)人。漢武帝時期,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單于部下有個叫衛律的,曾經是漢朝的使者,后投降了匈奴。衛律有個副手叫虞常,想殺了衛律,逃回中原。他跟蘇武出使團隊中的副手張勝本來是朋友,就暗地告訴了張勝,張勝表示同意他的做法。誰知道泄漏了消息,虞常被捉拿,供出了張勝。單于大怒,召集貴族商議,想殺漢朝使者。衛律將蘇武等人抓起來審訊,蘇武說:“屈節辱命,即使活著,有什么面目歸漢!”說著拔刀自刺,衛律大驚,趕緊找來醫生救活蘇武。蘇武的傷勢逐漸好轉后,單于讓衛律對他勸降。衛律舉刀威脅,蘇武毫無畏懼。衛律又開始利誘,說自己投降匈奴后單于封他為王,如今有幾萬名手下和滿山的馬群。蘇武投降后也能有同樣的待遇。蘇武指著衛律的鼻子罵道:“你忘恩負義背叛朝廷,厚顏無恥地投降敵人做了漢奸,我決不會投降,要殺要剮都由你!”單于見勸說沒有用,就想方設法折磨蘇武,想讓他屈服。
蘇武被匈奴放逐到北海(今貝加爾湖)以后,一開始得不到糧食,蘇武就靠挖掘野鼠和吃鼠洞中的草籽充饑。他手持漢朝的符節牧羊,無論睡臥還是起身都帶著它,以致節杖上的毛纓全都脫落了。蘇武在漢朝時,與李陵同殿為官,李陵因為戰敗投降匈奴后,內心慚愧,一直不敢來見蘇武。過了許多年,匈奴單于派李陵來到北海,再次勸說蘇武,李陵為蘇武擺下酒席,還讓樂隊演奏助興。李陵對蘇武說:“單于聽說你我是多年好友,情誼深厚,所以派我來規勸你。你已經不可能再回到漢朝了,白白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受罪,你的信義節操又有誰會知道呢?你的兩個兄弟,已經因罪自殺了,我來此地時,你母親也已經不幸過世,你的夫人年紀還輕,聽說已經改嫁別人了,家里只剩下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如今你都被關在這里十幾年了,他們是否還在人世也不得而知。人的一生,就像朝露一般短暫,你又何必如此自苦!我剛投降匈奴的時候,精神恍惚,痛苦得想要發瘋,恨自己辜負國家,還連累老母身受牢獄之災。皇上年事已高,法令變化無常,朝中大臣無罪而被抄殺滿門的達數十家之多。你這樣做,究竟為什么呢?”蘇武這樣對李陵說:“我父子本無才德功績,全靠皇上栽培才得以身居高位,與列侯、將軍并列。我常常希望能夠肝腦涂地,報答皇上的大恩。如今有幸殺身報效皇上,即使是斧鉞加身我也心甘情愿,死而無憾!你不要再說了!”李陵見蘇武出言至誠,態度堅決,長嘆到:“唉!你真是忠義之士!”
又過了許久,繼任的單于害怕漢朝的軍隊來征討,便要求與漢朝和親。漢使來到匈奴后,要求釋放蘇武等人回國。匈奴單于先是假稱蘇武已死,后來看實在隱瞞不住,只好向漢使道歉說蘇武確實還活著,并答應立即釋放蘇武他們歸國。聽到這個消息,李陵擺設酒宴祝賀蘇武說:“如今你終于能夠返回祖國了!你的英名已經傳遍匈奴,功績顯揚于漢朝,即便是史書所記載和繪圖描畫的古代名人也難以超過你。你的大名會永載史冊!”
當年跟隨蘇武出使匈奴,這次回到漢朝的官員及隨從,一共只剩下十個人了。蘇武再次回到長安時,百姓都出來迎接他,沒有一個不為之感動。漢昭帝以最隆重的儀式祭拜于漢武帝的陵廟,封蘇武為典屬國一職,品秩為中二千石。蘇武被匈奴扣留一十九年,去時正當壯年,歸來時頭發胡須都已經全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