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奧運熱,我先向所有的為國爭光的奧運健兒致敬。
這兩天也火了兩個人,一個是游泳健將,孫楊。從兩天前的那枚男子400米的銀牌開始,媒體劈天開地的從各種角度扒了整個戰(zhàn)局,以及獲得金牌的澳大利亞選手霍頓,對此我并不想再多做贅述。昨天孫楊靠自己極佳的心理素質(zhì)和毋庸置疑的實力拿下了本是他弱項的200米自由泳的冠軍,整個過程,很是振奮人心,他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
這個91年的大男孩,著實讓我敬佩萬分,在他身上值得讓我學(xué)習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另一個是游泳健將傅園慧(國家游泳隊人才輩出啊),在昨天拿到了女子仰泳100米的銅牌。
我想,她之所以火爆,是因為有關(guān)她的三段采訪視頻,將她逗比段子手的一面展露無遺。
相信大家已經(jīng)看過了吧。(沒看的可以去搜哈)
所有人都在被她的牛逼(很多媒體深扒了她為之付出的努力和艱辛)和逗比折服而圈粉,而我卻對她投以無比的羨慕。
2016年1月7日,是她20歲的生日。
在當天的微博里她是這么寫的:
“人,都應(yīng)該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的風格與熱度。不要再忍辱負重,委曲求全了。去做個咆哮的小園園吧。雖然看著猙獰了點。可是畢竟開心哪。”
不知道你們是怎樣的,這就是我一直夢寐和追求的狀態(tài)啊!
可現(xiàn)實中呢?
大概很多人跟我一樣,仿佛不得不委曲求全啊!
在家庭中,我們要看長輩們的臉色。他們一本正經(jīng)地以過來人的姿態(tài),告訴我們什么是捷徑,怎樣才能過得安逸、安穩(wěn)。他們告訴我們要在讀書的時候好好學(xué)習,在25歲的時候結(jié)婚,26歲生孩子,愛不愛不重要,只要有房有車,將就一下也可以……
我能認可他們的初衷,可是他們說的并不是我想要的啊!
我本是做設(shè)計的,很多時候,明明看不慣客戶的審美,卻不得不按照他們意愿去改。
從畢業(yè)參加工作開始,我不停地調(diào)整心態(tài)。曾經(jīng)那份對逼格的執(zhí)著,在遇到各種各樣的甲方后,變得蕩然無存了!我不停地去知乎、去論壇看在與甲方有意見沖突的時候,如何讓自己不那么糾結(jié),他們都雞湯般地告訴我,問題一定出在自己身上。
好吧,我繼續(xù)謙遜,繼續(xù)虛心,可是相應(yīng)而來的卻開始厭倦設(shè)計行業(yè)了。
我仿佛只能在各種場合里扮演相應(yīng)的角色,戴著各式各樣的面具。
我忍辱負重,不停地去尋找一絲絲自我安慰,卻又總會在一次次的自欺欺人中迷失方向。
我一直以為,只有那些有閱歷、有金錢、有地位的成功人士,才有資格說“活出自己的風格和熱度”,可事實上比我小很多的96年傅園慧就做到了啊!
這種狀態(tài),原來跟年齡無關(guān)啊!
2016年4月,傅園慧陷入游泳生涯的低谷,那幾次比賽,成績都差到讓她自己的都不敢相信。
可是她卻可以輕描淡寫地說:“誰沒有個低谷,誰沒有個挫折,這都沒什么大不了的,我堅信我馬上就能恢復(fù),而且我恢復(fù)了之后還是一條龍!”
我太羨慕了,羨慕她的心態(tài)。
現(xiàn)在很多人,總是急于證明自己是對的,可一旦失敗,就在失敗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沒了當初高漲的激情,更沒了重新振作的膽魄,害怕再次失敗。
比方說我就太容易放棄了,很多事只是三分鐘熱度,在挫折面前,不是逃避就是拒絕接受。
事實上,道理我都懂啊,什么失敗是成功之母,什么欲速則不達,可是我不知為何,就是做不到。
或許就像《后會無期》里說的,聽了那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即便如此,我也想努力成為一個可以越挫越勇,大不了從頭再來的人。
關(guān)于傅園慧逗比段子手的故事,我不知道你們是怎么理解的。
不妨先給你們看看,知乎上對逗比是怎樣的描述。
我一直自覺是一枚逗比,可是我卻就像知友們描述的一樣,很多時候,我逗比,都只是在掩飾我內(nèi)心的不快,更多的是無奈,或者說是自嘲,這是一種心理防御。
我可以在表面上與朋友們相交甚歡,跟他們講各種各樣的段子,可當我一個人靜下來,寂寞襲來的時候,總想著流淚啊!
然而,傅園慧,她不是這樣的!
那種將逗比寫在臉上,內(nèi)心卻拂過成千上萬頭草泥馬的那種,她不是!
懂嗎?
她的逗比不是裝出來的!她的毫不在乎也不是裝出來的!她的開心更不是裝出來的!
她真的是一個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者,她的這種天分,能夠感染我們,讓我們也自然而然地快樂起來。
所以她紅了,帶著正能量和歡樂紅了!
這種歡樂的能量,與喜劇作品太不一樣了,優(yōu)秀的喜劇作品,往往是笑中帶著淚,而傅園慧,她卻用她的純真和耿直打動了我們。
我對她的羨慕讓我忍不住猜想她的童年是怎樣的,于是,我去找了她的相關(guān)資料。
“從小我受到的束縛比較少,相對來說接觸的挫折也會比較多,如果我不想就這樣輕易地放棄自己的話,就必須去學(xué)習一些對我有用的,可以讓我成長的東西,然后選擇一種正確的方式去成長,去塑造一個就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傅園慧。”這是來自傅園慧。
“從小我就把她當成朋友,我們家里每天都嘻嘻哈哈的,怎么開心怎么活。”
“成績對我們父母來說不重要,我們最看重的是女兒身體健康,要快樂比賽,不要搞得壓力很大……”
這話是來自傅園慧父母的,看到這兒,我好像有些明白了。
這是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將孩子的自由和快樂放在首位,而不是充斥著功利和目的性教育的家庭啊!
在這種開明的教育方式下,傅園慧從小就樂觀開朗自來熟,比起結(jié)果,她更能享受過程的樂趣,即便結(jié)果不那么滿意,也能獲得內(nèi)心的滿足啊!
我,真的,很羨慕她的家庭。
我也不妨提一下我的父母吧,估計跟大多數(shù)中國家庭一樣,他們要求我循規(guī)蹈矩,要求我按照他們的想法去成長,成為一個符合他們標準的人。
他們總說,別人家的孩子都可以考滿分,你憑什么不行?
他們總說,學(xué)什么畫畫,又不賺錢,你得學(xué)金融!
他們總說,不要在讀書的時候談戀愛,耽誤學(xué)習!考不上大學(xué)沒出路!
……
我并不是說我的父母不好,我也很感恩他們給予我的一切。
可是從今天開始,我真的不想那樣生活了。
因為,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做到像傅園慧一樣:
“優(yōu)秀不優(yōu)秀,其實并沒有什么關(guān)系。只要過程竭盡全力,并能夠問心無愧。結(jié)局怎么樣,也已經(jīng)不在乎了。”
畢竟,這,才是我想要的人生。
最后,也希望中國的更多的家庭能夠引起反思,少一點功利的、帶有目的性的強迫,多一些快樂、自由和真正契合孩子需求的愛吧!
就像傅園慧的故事告訴我們的,在愛與自由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比長期壓迫下長大的,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更為樂觀和從容;在追求目標的時候,更為堅韌和不屈;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更為有趣和真摯。
我突然想起約翰列儂的幾句話:"五歲時,媽媽告訴我,人生的關(guān)鍵在于快樂。上學(xué)后,人們問我長大后要做什么,我寫下快樂。他們告訴我,我理解錯了題目。我告訴他們,他們理解錯了人生。"
或許我們往往在人生盡頭才會發(fā)現(xiàn),成人比起成才重要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