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單位里有幾名還算要好的同事辭職,基本都是30歲左右、工作6/7年的小伙伴(非北京戶口)。辭職原因說白就是收入少;而且由于沒有正式編制,也看不到太大的事業前途吧。于是,在“錢途”和“前途”都看不到的情況下,一些人選擇了轉身離開。現在有個問題,在30歲的時候,你有資本辭職嗎?今天以這個剛剛勇敢“裸職”的妹妹為例,說說30歲年輕人理財的幾個小教訓。
01 ? 北京大居不易 ?房租占收入一半
這位妹妹今年30歲整,工作有7年了,經歷過兩份工作。近兩年來平均月工資為5000至6000元。每個月房租方面的花費約為2000元。此外每個月回家看父母的車費就算400元左右(她老家離北京很近,坐高鐵約半個小時。)這樣一來,每個月也就只能有2500元左右供她自己再支配。想想都很拮據。
幾年前,我曾經跟這位妹妹聊過一次,建議她如果父母能支持一些的話,擇機在北京買一套小房子,可以考慮單位附近的老舊公房,那時一套50平米左右的老舊公房約180萬還是能買下的。首付付50萬,然后再分期付款,總比每個月白白支出房租要好。不過她沒考慮,算是錯過了買房的良機。
02 ? 沖動消費有點兒多
這位妹妹是屬于比較簡約派的,平時基本不化妝,穿衣也比較樸素,不過由于個子比較高,皮膚也算好,總體給人的感覺還不錯。出乎我意料的是,她竟然會偶爾從淘寶上買一些平時根本穿不上的設計夸張的衣服,而且價格還不便宜,竟能單價超過500元。我個人覺得她這樣的消費心理屬于報復性消費,可能是平時穿得太樸素了,所以偶爾得沖動性地買幾件夸張的衣服擺在家里。
另外,雖說她住的地方離單位很近,單位中午也有便宜的工作餐,但是她還是常常叫外賣,晚上其實自己簡單做點兒飯也是很簡單的,又省錢又有營養。不過也許是租房住沒有做飯的氣氛吧,她很少自己做飯。估計每個月花在吃飯上的錢怎么也得有1000元左右。
03 ?單身生活成本高
除了住房成本,單身生活的其它方面的成本也是比較高的。有統計顯示,過了適婚年齡的單身者,更容易在聚會、衣服、化妝品、美容卡等方面“投資”。這位妹妹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男友,在北京30歲單身尚屬正常,但是在她老家應該算是晚婚了,她的父母打她過25歲之后就開始著急了。
我倒不是說女性應該急著找個人嫁了算了,但是僅從理財的角度,單身顯然不利于理財。如果是兩個人的話,就會更早地考慮買房的問題,以及考慮更好地攢錢理財的問題。日積月累,就會有一筆財富在身邊兒。
生活是這樣,理財是這樣,沒有計劃肯定成不了大事。我只能祝福我這位妹妹,回家調整一段時間后,昂起頭,重新出發,迎來更美好的人生。
://g??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