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午閑著無事,打算走著出去瞎溜達,隨出小區大門,一路向南穿過鱗次櫛比的高樓,人來人往的商業區,站在高架的天橋上,看著車水馬龍的車輛,頭有些眼暈,心想,我如果從這里跳下去的話,必死無疑,不會有任何的生還的可能,鐵打的高架,流水的車輛,都有各自的使命要完成。
? ? 下了高架,隨機選了一條小路前行,看到遠處的河水靜靜的流淌,走近了些,看到岸邊的柳樹枝頭開始長出新芽,小時候,經常拿新的柳樹的枝條做喇叭吹,現在不會這么做,腦海里浮現朱自清的《春》,?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這篇課文是中學要求背誦的,現在依稀記得幾句和幾個詞匯,文字所剩無幾,中學校長以前經常講:“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號召我們要好好讀書,但讀書的意義又是什么,背誦課文嗎?現在想想當時好傻,可笑。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有些事情自己沒法經歷,但可以總結學習別人的經驗,中國上下五千年,交替往復,借鑒學習,驗證別人的說法,學以致用,成為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知道為什么我喜歡有水的地方,看到水我能安靜,哪怕是靜靜的發著呆也很享受,以后會找一個有水的地方去生活。
? ?再往前走,就到了先前租房的地方,看到這兒已沒有往日的熱鬧,人去樓空,一片廢墟映入眼簾,房子要拆掉,還能聽到遠處挖掘機用力砸擊的聲音,只能感嘆,這世界變化太快了,既然不能是拆二代,只能努力奮斗,學習,不然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拆遷,也不知道能到那里去。 過了一個紅綠燈,看到職介所異常火爆,里外擠滿了人,有一絲慶幸,自己不用去職介所找工作,明知道有詐還不得不去,也有一絲傷感,如果父母不開明的話,我可能也是其中一員,像大部分小學同學一樣,早早的輟學,外出打工。像老家那邊外出打工,大部分都是搞親戚朋友,老鄉連帶,幫找的工作,一開始只有幾個人覺得在這邊干還不錯,慢慢的就把人員帶過去了,信息技術在不斷變革,但對于農村來城市找工作,絲毫沒有撼動職介的地位。
? ?站在樹下,看著這群似曾相識的人,心想,自己何嘗不是一樣,不能實現財務自由,好在,現在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不再像當初那樣迷茫,擺在面前還算是大事,列一下:
1. 一份尚可的工作
2. 結婚,成個家
3. 家里欠的外債給還了
4. 能有一輛自己的車
?路既然是自己選擇的,也沒什么好抱怨的,一步一步的走,不放棄,就有希望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