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本來只是心理學里面的一個概念,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大眾化的一個談資,本意是指你出生的家庭,也表示你成長的環(huán)境。現(xiàn)在很多心理學的分析都離不開這個概念。于是,很多人把自己的不順不幸福都歸因于原生家庭,似乎原生家庭就是一個框,什么都能往里裝。
不過,人生是自己的,我們真的可以對自己的人生不作為,一切都怪罪到原生家庭嗎?
高曉松是一個靈魂特別有趣的人,很多人說了解了高曉松才知道什么叫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難得一見。高曉松是一個即有詩情畫意又有人生理想的人,最關(guān)鍵的是他把這些詩和遠方都變成了現(xiàn)實。不過,即使有才如他,也有原生家庭的痛。
高曉松參加奇葩說時坦言,自己都四十多了才真正走出原生家庭的影響,在心里和父親和解。高曉松從小在書香門第長大,父母都是中國頂尖高校的老師教授,家里藏書如山,從小耳濡目染父母學習工作的認真踏實,所以自小就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不過,高曉松的父親從小給他的認可很少,所以這是他一直都走不過來的心理陰影,他說自己一直以來其實都在尋求父親的認可,但是父親似乎從來沒有稱贊認可過他,無論他做的多么好,父親態(tài)度都是冷冷的。孩子天生都是想獲得父母的認可,這樣的缺失讓高曉松一直都在尋求自己內(nèi)化的父母認可,常常陷入一種思緒的澡澤,無法自拔。
可是他現(xiàn)在走出來了,他讀了無數(shù)的書,那些書內(nèi)化成了生命的養(yǎng)料,支撐他走過許多年頭,完成了很多事業(yè),如今的他通過自我努力,終于和自己和解了。算是不惑之年了。
《認知差》的作者鄒桂伊,現(xiàn)在也算是成功女性,不過她曾經(jīng)也是走不出原生家庭的傷害,因為父親重男輕女,所以她早早獨立,來到北京獨自謀生。什么苦都吃過,什么活都干過,從一無所有到成立公司,找到愛情,成為暢銷書作家,這一路走來,即是他成長的路,也是她擺脫原生家庭的路。她的文章多是關(guān)于教育,家庭,心理方面的內(nèi)容,我讀過,看得出她花了很多心思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和原生家庭的關(guān)系。她寫的那些消失的女性更是讓人印象深刻,種種跡象都折射出她對自己原生家庭的反思。不過,雖然曾經(jīng)很痛苦,不過現(xiàn)在很幸福。她在陪伴養(yǎng)育兒子的過程中,努力學習,避免再犯曾經(jīng)的錯誤。自己成為媽媽的過程,也是療愈自我的過程。她通過學習,通過閱讀,通過努力實踐。終于走出原生家庭,成為能夠掌控自己的女性。
我其實也是并未真正走出原生家庭的痛苦,不過已經(jīng)覺知,覺知就是放下。
我的父母都是多子女家庭,媽媽更是家里面的老大,因為是女孩兒,加上家庭經(jīng)濟困難,認知很低,我的母親在她的母親那里幾乎得到的愛和關(guān)注為零,反而得到了很多暴力和冷漠。因為一個沒有得到過愛的人是不知道怎么給別人愛的,所以我從小也沒有得到過無條件的愛,不過唯一幸運的是,我的父母鼓勵我好好讀書,因為成績好是我換取父母注意力的方式,所以我拼命學習。
有時候我發(fā)現(xiàn),其實人生真的有很大的韌性,因為我父母犯了幾乎所有的育兒錯誤,唯有這一點正確,我卻從這一點亮光中找到人生的光明,改變了原生家庭的死循環(huán)。
因為努力學習,我接觸了很多好老師,那些老師說過的話變成了一顆顆種子,慢慢在我心里生根發(fā)芽,遇到陽光雨露就茁壯成長。我記得我的所有語文老師都強調(diào)閱讀的重要性,雖然小時候家里面沒有書,也沒有人讀書,我的父母更是喜歡牌酒之人,所以從來沒有人教會我閱讀,培養(yǎng)我閱讀習慣。只是我長大之后,進入社會,遇到許多困難,碰過許多壁之后,堅信一定可以通過看書走出困境。因為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網(wǎng)上有很多好的資源,包括得到APP這樣的付費知識APP,都成為我精神成長的養(yǎng)料。我拼命的讀,雜七雜八的學習,和時間做朋友。終于,四年時間,我把自己搞清楚了,把過去搞清楚了,也經(jīng)營好自己的家庭和工作。
如今的我,也是媽媽了,我只想說,那些讀過的書,學習過得東西,都已經(jīng)改變我的認知模式,我知道了孩子的心理發(fā)育特點,我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給予他高質(zhì)量的陪伴,成為他的容器。
我曾經(jīng)最大的夢想就是改變我原生家庭的死循環(huán),開啟一個新的認知模式,讓我的孩子能夠在更健康快樂的環(huán)境下長大。
如今的我覺得做起來越來越順暢,雖然我的兒子才一百天,但是我知道我會越來越好,因為我一直在努力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成為我兒子的原生家庭。
因為責任,我努力學習,因為愛,我努力實踐。
我擺脫了打罵的虐童方式,改為正面管教,我放下了父母對我的冷漠,變成了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我甩開了父母彼此相殺的婚姻狀態(tài),變成了理解老公,好好說話。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為我通過不斷學習,實踐,一點點走出了原生家庭的陰影。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我們的國家曾經(jīng)是小農(nóng)經(jīng)濟,人老了就會容易無依無靠,所以希望控制子女來獲得老年時候的安全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打罵侮辱讓你放棄自我人格,轉(zhuǎn)而變成家庭的傀儡,所以,幾千年來會有不打不成才,黃金棒子出孝子的“金句”。
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現(xiàn)在的我們,已經(jīng)有了更好的機會追求自己的人生,我們有大把的機會去改變自己的認知和心里模式,無論是加入工作群體還是閱讀優(yōu)秀書籍,都是提高認知,走出痛苦的好方法。
我一個在各種打罵冷漠家庭長大的女孩兒,如今也能越來越好的把控自己的人生,教育自己的孩子,不過是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實踐,走出家庭,走入社會,努力學習而已。我知道我做的遠遠不夠,但是我相信我能做的更多更好。
我也相信,只要你愿意,其實你也可以提著自己的頭發(fā),把自己從原生家庭的泥潭里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