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句話:“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對此觀點我持源源不斷的反對意見并送給它一個高傲的白眼。
有病,真有病。
首先分析一下這句話的時代背景:在微博等互聯網平臺日益興盛的背景下,演員明星的私生活被無限放大到公眾面前,從綜藝節目到真人秀,甚至畸形發展到狗仔隊偷拍。明星們胖了瘦了,結婚了出軌了,戀愛了懷孕了分分鐘登上各大新聞頭條。好比最近的鹿晗關曉彤公布戀情事件,整整霸占了三天熱搜,微博客服端直接癱瘓幾小時。腦殘粉真愛粉女友粉媽媽粉撕翻天,廣大吃瓜群眾終于見識到頂級流量小生的影響力。
所以放眼望去,整個微博都充斥著明星的八卦緋聞,而對比下,對袁隆平等科學家的卓越貢獻報道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人民日報發稿致敬也被鹿晗的字眼霸占熱門。于是有人不禁感嘆,這個社會怎么了?人們的追求和品味已經接近低俗的邊緣,這代是不是完了?
對此我有以下反駁觀點:
一、微博網友并不代表這個社會
不得不說有些人真的是鼠目寸光,以為微博涉及所有領域,嘴里嚷著要關心國家大事,卻還是點開明星的八卦新聞,拿起自己二十米的鍵盤開始叫囂。如果真的想關注,為何自己不點開CCTV新聞進以了解,而是非要在娛樂報道下博眼球博關注。真正關注科學領域的人自有其他平臺,甚至訂閱報紙跟進資訊。所以,微博還真代表不了全中國人民的品味和愛好。
二、微博就是以追星為口號推廣出來的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廣告就是小時候微博剛興起時,它集合眾多一線明星做了一個宣傳片,講微博如何面對面零距離接觸明星,大大提高追星的時效性。從那以后,微博女王姚晨,太陽女神謝娜等粉絲數眾多的明星都促進了微博的推廣。所以說,我們當初之所以玩微博,就是為了能時刻關注自己的偶像啊。而鹿晗作為當紅小生擁有三千多萬的粉絲量,自然能霸占各大頭條。這就是平臺決定效應,微博是廣大網民追星的集合地,你卻要在這提將軍,這不是嘩眾取寵是什么?
第三、“戲子”二字帶有人身攻擊意味
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社會戲子的身份很低,在紅樓夢中林黛玉就說出一句:“我原是給你們取笑的——拿我比戲子取笑。”由此可見,戲子是封建社會的貶義詞,是身份低賤之人。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居然還有人口口聲聲“義憤填膺”地叫囂“戲子”!拿嘲諷當口號,拿腐朽當噱頭,充分見證有些網民并沒有基本的文化素養。演員也是個職業,明星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所有的光鮮背后必定承載著血淚,應當獲得每個人的基本尊重,而不是拿“戲子”二字來譏諷,這是人身攻擊。
第四、我們是在一個實名制的平臺互動有自己的選擇權
微博實名制說明了什么,說明每個用戶都是真實存在的個體,有自己的選擇權、發言權、言論自由權,并不是一些營銷號鼓吹踩捧就能帶偏節奏干擾視線。我們有選擇新聞的權利,也有關注時事的權利。明星的八卦緋聞本來就是吃瓜群眾津津樂道的飯后談資,而將軍的大事不會輕易被提起但只要報道必然會受到尊重。這根本是兩碼子事,根本不是同一性質。況且,科學不是拿來娛樂大眾的,是用來萬人敬仰載入歷史的,如果吃瓜群眾用看熱鬧的心態來勉強接受老一輩科學家一生的心血,豈不糟蹋?豈不褻瀆?
第五、就算我們是被動接受新聞也沒有錯
假如我們不能自主選擇新聞,都是大博主報道什么看什么,那我們平民百姓又何錯之有呢?一堆官方大號在爭先恐后報道八卦新聞,熱度有了,流量有了,關注度也有了,這時卻反過來質問我們為什么不關注國家大事,為什么要追求低級趣味。這不是諷刺是什么?得了便宜還賣乖,惡意制造民憤提高點擊率,自以為能牽著大眾鼻子走,實則愚蠢至極自掘墳墓。
所以在這里提醒一下廣大網民,當看到一篇報道讓你憤怒不已難以自持時操起鍵盤就要罵時,千萬要冷靜,他詆毀的不是你的愛豆也不是你的偶像,而是在侮辱你的智商,博取你的關注。你說什么他們根本不屑一顧,他們要的是流量、點擊率、知名度,僅此而已。
在互聯網信息化如此發達的當今社會,希望我們都能意識到,自己的每一句言論都承擔著相對應的法律責任。“文明上網,做理智網民,打造互聯網和諧時代”是我們責無旁貸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