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佳節,但沒回家。也沒啥特殊的原因,主要就是離國慶節太近,這次回家的話,一個禮拜再得回一次。犯得著這樣嗎?
但身邊的同學都對我的行為感到很疑惑,家這么近,為什么不回家和家人團圓?不過這節日真沒啥感覺啊,每次回家都是團圓,為什么要挑這么一天回家去團圓呢?所以,我倒覺得啊,這節日主要是為了提醒那些平常不回家的游子,是時候要回家看看老父親、老母親了。但對于我而言,其實這節日和平常日子沒啥區別,主要是因為,團圓是一種習以為常的感受吧。
話說回來,小的時候還真是盼望這么團圓的一天啊。父母在外打工,一個月回家一次,那時候是真的珍惜團圓的感覺。有次中秋節,等著爸媽回來,等著爸媽帶來的月餅,等得花兒都謝了。到了傍晚還不回來,于是一個人跑到村口(姑且就叫村口)的小橋上盼望。因為小橋的地勢比較高,可以極目遠望。但是啊,任憑我實例這么好,還是看不到爸媽的影子。有種“過盡千帆皆不是”的感覺。
那樣的才是中秋節哈,團圓是一種感覺。如今呢,自己獨身一人在外,也不是特別盼望回家。每次回家,最大的希望就是可以不受外界的干擾,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希望微信中,沒有任何的@提醒,沒有任何人找上門來。我自輕松自在。
這種“逃避”的行為,很可能是對日常生活的一種反抗。雖說也不是特別喜歡忙碌的生活,但閑下來的時候還是不太好受。所以在學校里的時候啊,各種努力工作。所以作為一種逆反的心態,放假的時候,就想好好輕輕松松休息一下。
啊,還是挺盼望國慶假期的日子的。人生啊,其實也就這么點盼頭。誰說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