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二歲老媽帶我去買新衣裳,我們路過街邊成群乞討的人。我不說話也不肯走了,停在了他們面前。老媽看了我一眼,什么也不說,直接走了。
其實老媽什么都懂,她不說話,只是往前走。她對那些人習以為常,也對我的挪不開步習以為常,我的同情心又在泛濫了。最后,我只能嘟著嘴跟上去。
那天回來,老媽問過我:今天是不是又想施舍那些乞討者?我很吃驚。明明老媽什么都沒有說。
媽媽說:“你是我生的,我還不了解你。你今天若是開了口,我身上帶著的六百塊一分不剩地捐出去——但是,這個冬天,我不會再給你買新衣服。”
媽媽還告訴我一個故事。曾經有一次,她和老爸下班回來的傍晚,路過天橋。他們親眼目睹過那些躺下裝病的人爬起來,他們的伙伴想攔住繼續演戲。無奈那人已經尿急憋不住了。當然第二天,他們又變成了病人躺在了原地低著頭,和著凄慘悲涼的音樂,向路人乞討。
沒有誰該過不勞而獲的日子。如果他們不愿意勞動,選擇了乞討當職業,那只能說這是他們的選擇。這樣的職業乞討者,并不需要你的慈悲和關心。這是那天媽媽教給我的道理。
我并沒有反駁,卻也沒有改變自己泛濫的同情心。
直到后來——我和室友一起去南京中山陵游玩,路邊等公交回去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乞討的小孩。和往常一樣,我愛管閑事和同情心又上來了。我走向那個路邊跪著乞討的小女孩,蹲下身,跟她聊了起來。
乞討的小孩告訴我:她14歲,家里是北京的。她和朋友一起坐火車來到了南京,出來玩遇到小偷錢包丟了。她跪在這里,想乞討一些路費回家。我心中熊熊火焰燃燒起來:這個小妹妹太可憐了,我一定要幫幫她!
“我帶你去找警察叔叔吧!我們去派出所,會有人送你回家的。”我幫忙收拾著她的背包,想要帶她去報警。可是她卻不愿意去,面露難色。
“你記得爸媽的電話號碼么?要不你打給他們?”我又掏出了自己的手機。小女孩支支吾吾說不記得號碼了。她只是反復跟我強調,她需要錢,需要買票回家。
我是不肯給她錢的,14歲的小孩,火車飛機壓根買不了票,出門遇到人販也不安全吧!所以我堅持勸她一起去找警察或者打電話讓家里接人。反復勸她好幾次,后來她已經有些不耐煩,不愿再搭理我了。
最后我翻出包里所有的零食給她,叮囑她記得每天吃飯。
我離開了,沒留下一分錢。我想媽媽說的也許是對的,大概乞討是他們的選擇,并不都是命運所迫。寒冬酷暑、路人的冷漠眼光、揚起的灰塵、天橋上、馬路邊、低聲下氣的模樣、無數個版本的悲慘人生故事。他們可以選擇另外的任何一份工作,踏實的,辛苦的。至少不是賺取別人憐憫過活。我迄今不能理解,為什么這些人會選擇這樣的生活?乞討是辛苦的,卻是他們選擇的。
后來,我也看過了那些八卦新聞。北京的街頭乞討者,月薪一萬起,高于普通白領。我笑了,也懂了。這是一個群體的生活,雖然是辛苦的。
如果是遇到殘疾人和流浪老人,可以幫幫他們。這也是老媽教給我的。
2
我有很多平凡又可愛的朋友。他們沒有做什么高大上的工作,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他們的臉上,總帶著笑容。他們一直都是積極向上地活著。
上大學時,經常在自修室看書,看得晚了。其他人都走了,保潔阿姨和她老公就來了。他們兩人晚上都在學校做保潔。大家都走了,樓空了,他們就開始清掃教室。逸夫樓四棟樓,每棟六層。他們負責兩棟,工作時間是九點半開始,結束時間是零點左右。一層一層,一間教室一間教室的清理保潔。
我總覺得阿姨是辛苦的!保潔是個細致累人的活。更何況,要長久的日復一日。
她跟我提過她疼愛的兒子,在外地上大學。勤奮且上進。夫妻兩人工作拿的不多,過日子還是可以的。我問她:辛苦么?她提到了兒子。她說,值!
另一姑娘是我在菜市場認識的。我總在她家攤位上買菜,久而久之也就熟了。
她從前在杭州的某大酒店工作,當著大堂經理,拿著高薪水,每天穿著工整的制服,化著精致的妝容過著體面的生活。
后來結婚了,沒能在大城市買房。小孩留在老家三線城市上學,考慮到小孩的教育問題。她回了老家,和老公一起在菜市場買下攤位,擺攤賣菜。早上三四點起床去進貨,五六點菜市場就開門了。一整天守在攤位上。晚上七八點才收攤回家。
這樣的生活,不得不承認是辛苦的。從體面靚麗的大堂經理當擺攤賣菜的攤主,其中落差轉變也不得不說是會有很多負面情緒的。
她說,從前知道菜市場的攤主會很辛苦。但是沒想過會這么辛苦,自己干了這行才知道。她說,剛入門沒生意的時候,每天回家都急哭了。她說,前三個月都虧本了,后面才開始有點起色。
我問她,后悔么?她說,也不后悔了。至少留在孩子身邊,每天都可以看到孩子。她一臉笑容,寫滿幸福。
我見過她的寶寶,不到一歲,很可愛的小男孩。有了孩子當靠山,我想再多的辛苦,她也扛得下來。
3
去年七月,我從大學畢業了。
畢業順利簽了一家事業單位的工作合同。在浙江義烏,三四五線城市。待遇不算太壞,可以養活自己,攢點小金庫也可以。
這樣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要的。我想過畢業了飛到地球另一端,努力認真地求學。我也想象過背上書包滿世界打工,旅行,去體驗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我還想過去一所大城市,感受每天高效率快節奏的生活。至少現在的生活,是我沒有預料的。
老爸說,留下來工作吧!我什么也不求,就希望你安安穩穩工作,不要那么累。你去事業單位,清閑一點,至少還有時間陪我們打打電話,聊聊天。
于是,就這么簽了合同安定下來了。
起初,我對這份工作的認識是糟糕的。醬油工作,慢吞吞的節奏,簡單重復的勞動。這樣的生活,適合留給三十五的媽媽,和五六十的老太太。清閑的,寬松的,安穩的,適合回家陪孩子,適合下班養狗遛彎。
這么糟糕的認識,自然沒什么好結局。我終于被領導喊去,不留情面地私下說了一通。
“你覺得自己現在在工作里投入了多少?”那個溫柔又嚴格的領導問我。
“大概百分之七十……”我說。
“胡說!你連百分之三十的精力都沒投入。你真只有這么點能耐?我還不了解你!”她果斷利落地打斷我的話。
一時間,我羞愧難當,同樣也重新審視這份工作。
我上班時間不再悠閑自在的晃悠。我開始給自己規定每天要完成的工作量。我開始學著把工作做得細致,我開始學著從工作里思考,聯系專業知識,也延展當下的行情。我開始努力工作,甚至努力加班。
十一月底,我們接手的一個新項目。時間很緊。整個十二月,甚至一月。我都在加班和外賣中度過。晚上加班,周末加班。下班前十分鐘點外賣,在辦公室吃完,繼續努力干活。
那是我工作以來特別充實的一個多月,日子很累,很辛苦。每天都覺得睡眠不足,卻每天都給自己打雞血繼續加油,趕工作進度。
我走過晚上十點回家的路,走過晚上十一二點回家的路,也走過凌晨兩點回家的路,還曾經走過晚上八點回家的路。那是我回家最早的一次。
當然付出是有回報的。
我找回了從前奮斗的激情,也給自己重新做了定位。我開始意識到簡單重復的背后,可以換多種方式提高效率。我開始思考整個項目的流程把控。工作變成一件有趣好玩的事情……
我拿了更多的薪水,我的工資超過了一起畢業的同學。我可以自由的給自己買書買裙子,養花養草。我開始理財,積累小金庫。我給老媽帶回一整個密碼箱的零食。我給小姨買了她喜歡的護膚品套裝……
從那一次,我開始正視自己的生活,正視自己的工作。哪有什么不辛苦的工作和生活?多半是你自己在懈怠偷懶罷了。
4
我們總是只看得到別人的光鮮亮麗,卻看不到他們的辛苦。我們總是為那些在表面干體力活的人們贊嘆,卻看不到其實每個人,都在為了工作,努力辛苦地活著。
可是,誰的生活很容易?誰的工作不辛苦呢?
你同情著天橋上路過的乞討者,心疼他們挨餓受寒。可是你并不知道他們的人生并不是悲慘,更多的原因不過是——懶。他們在寒風中博取同情心賺來的賞錢,也許比你努力一個月的薪水還要高。
你羨慕著坐在高大明亮的CBD里上班的金領白領,卻不知道他們承受著工作和競爭的巨大壓力。你羨慕程序員的行業薪水極高,卻看不到他們對加班習以為常。你不知道他們睡覺都開著手機和電腦。用戶一個電話過來,說改bug就要立刻改bug.
你羨慕別人生來有好的家庭背景和老爸,卻不知道他們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被寄于太多期望。他們學畫畫,學練字,學音樂,學舞蹈,學珠心算,學奧數…他們不停地學習,不停地練習。把考級當做游戲打怪一樣,他們的任務是順利通關。他們的父母給予他們最好的條件,也給予他們最高的要求。他們被期待進入最好的學校,學金融財務,學會計,學管理。他們的角色被設定了要繼承家業。他們的生活難以自由選擇。
記得曾讀過一句話:如果你覺得某段日子特別辛苦難熬,別害怕,那是因為你的生活在走上坡路。
親愛的,愿生活回贈你一場山頂的美景,不負你一路走來的辛苦!如果沒看到,那就再堅持往前走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