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這么重要
- 在用戶第一次打開APP的時候出現,
關系到他們對產品的第一印象。 - 這些權限關系到產品的一些功能,
如果用戶拒絕這個權限,一些功能就沒法用了。
用戶拒絕的原因
- 首次打開App,就會一股腦彈出四五個權限提示。
- 用戶認為這個App不應使用的敏感權限。
四點建議
第一,用到的時候再出現。
1. 連續彈出三個彈窗,大多數人就會直接點拒絕。
2. 用戶都不知道這個產品是干什么的,當然不放心開放一堆權限。
首次打開app時,只對App需要立即使用的權限進行彈窗提示,
在用戶用到其他相關功能的時候,再對其他權限彈窗提示。
比如用戶點了“更換頭像”,這時候提示“是否允許使用相冊”,用戶就很容易接受。
第二,軟件要主動向用戶解釋權限的作用,引導他們開放權限。
- 有些權限只要放到合適的位置,用戶就知道它的作用,
比如掃一掃的時候需要獲取相機的權限。 - 但有些不那么明顯,軟件就需要用彈窗,
或者其他的交互方式告訴用戶,
讓用戶感覺到開放這個權限是有好處的。
第三,留意敏感的權限。
比如讀取聯系人,讀取地理定位,這些都是用戶容易警惕的敏感權限。
在申請這類權限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它們盡量往后放,免得用戶一上來就很警惕。
也可以在提示用戶開通這些權限的時候,做特別的說明,告訴用戶你為什么要用這些信息,并且承諾一定不會泄露。
還有就是,設計功能的時候,最好別把敏感權限和重要的功能綁在一起,
比如如果不允許讀取聯系人,用戶就不能加好友,那用戶卸載軟件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第四,如果用戶已經拒絕了一個權限,軟件要會補救。
用戶想用某個功能時,因為權限沒開放,很多軟件給的提示都是“無法使用”,或者“出錯了”。
這種提示會讓用戶覺得,這是軟件本身的問題,和我沒關系。
正確的提示應該是“某某權限沒有開啟,請到哪哪哪開啟權限”。
當然,更好的做法是直接給出鏈接,讓用戶能直接跳轉到設置的位置,因為手機的系統設置對很多用戶來說都像個迷宮一樣,很難找。
以上就是關于權限提示的設計方法,總的原則就是“合理”,提示要有合理的數量,出現在合理的位置,有合理的解釋和合理的交互。做好權限提示,也是為了保證用戶體驗的完整,可別讓團隊辛苦做出來的功能,毀在這一個提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