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洛茅,這是我原創第160篇作品。 文字的記錄只是單純地將我的思想沉淀,明晰自己的狀態,并以此希望成長自己。若能一不小心對您產生幫助,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閱讀需要等待
——與孩子閱讀《漢堡男孩》反思
受邀到小蛋班級給孩子們講繪本故事,幾分忐忑,也幾分期待。其實除給小蛋講故事,還從沒有過給幾十號人小朋友講故事的經歷,心里還是有比較摸不準的。在兒童閱讀講師聯盟群里得到曉萍和呂丹的幫助,更清晰了思路及注意事項,但在實際操作中仍存在種種問題,現對整個準備及講述自我做一個復盤。
首先選繪本。
這是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曉萍提到的一點“為什么要選擇這本?中哪個部分特別觸動到你,或者特別適合分享給孩子的?還是只單純想分享這本書而已?活動目標自己要先做到心中有數”。這幾個問題直接切中要害。之所以選擇這本書,第一是我家小蛋的強烈推薦,其次這本書的語言及內容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都是適合的,再次這本書也是我講得比較有感覺的。在實操過程中,孩子及老師們的反應來看,這個選擇還是對的。當然活動的目的也非常明確,通過一本書,讓孩子們認識食物的多樣化,知道不挑食的重要性。
其次讀繪本。
這個讀不僅是讀給孩子們聽的讀,而且是讀出繪本背后的聲音。每句話包含的感情色彩,比較容易可以通過內容,特別是表達感情色彩的詞語感受體會出來。但結尾媽媽又擔心了,擔心維尼只吃蔬菜,會重蹈覆轍,這明顯用了潛臺詞,故事沒有明確交代,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如果在這個地方讓小朋友能聽出來,我想最后沒有文字的三頁圖可以給小朋友們一個很好的啟示。于是在設計中,我沒有講述,是用發現提問的方式,讓小朋友們自己去觀察發現。有個別孩子說出了”維尼只吃蔬菜會變成胡蘿卜“,我也未給出肯定的贊揚,還是鼓勵他們可以發揮想象與聯想與爸爸媽媽將故事往下編。
再次是講繪本。
我喜歡孩子們不僅僅是聽眾,而且是參與者。于是在開始便邀請小朋友們都能做我的小助手——扮演漢堡男孩。孩子們非常愿意,并且在互動中熱情滿滿,但這個環節沒能做到整齊化一,似乎不太符合老師的要求。此處略有尷尬,呵呵。繪本講完,出于想讓孩子們對食物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我設計了小小幻想家的環節,通過幾張食物的圖片讓孩子們去猜想。這個環節本應該是孩子們思維最活躍的環節,但結果卻是草草了事。原因主要還在于我給他們的時間太少,缺少等待。最后是《不挑食》兒歌的誦讀,既是對本次繪本的總結,也是對此次活動目的的強調。
算是完成了進班講故事的任務,各個環節也還算流暢,但因為放松還不夠,給孩子表達的時間不充分,所以同樣也留下許多缺憾。
繪本的主人是孩子和故事本身,而非講者。在閱讀中等待,在等待中閱讀,給孩子多一點表達與思考的時間與空間,他們收獲的會比我們給予的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