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老街的孩子最喜歡逢雙的趕集日。那天父母們都在忙,無暇顧及孩子。沒人管教的孩童個個生龍活虎,在吵雜熱鬧的老街上蹦達。有時是聚在工商局這樣的公眾場合玩游戲,過家家,跳皮筋,打亭,轉圈,打子,玩的內容五花八門,那是真正純天然,有利身心健康的鄉土游戲。至今回憶起來都渾身充滿勁頭。印象最深的是和伙伴們偷菜的事。不知哪天哪個出主意,搞一次真的做菜玩。孩子王跟我們分任務。大家分頭行動。偷鹽的家伙,裝模作樣地走進小商店 ,先是跟柜臺后邊玩耍的店員孩子打招呼,閑扯,一旦商店人多,則知趣回家,挨著高高的柜臺,以迅猛不及眼耳之勢,從擺在門口的超大鹽木桶里抓一把鹽,然后跳著跑到老大身邊交差。這是膽小人的做法,那時有個伙伴特膽大,要他偷鹽,他才不搞彎彎鬧鬧,直接走過鹽桶抓把走人,還跟躲在外邊的伙伴炫耀更有偷牛腩的,賣牛腩的把煮熟的牛腩用大籃子裝,負責偷牛腩的,走到賣牛腩的人身后,一個深蹲,手往籃子里一探,抓上幾塊牛腩就快速逃走。姜,蔥,蒜,辣椒等都是如法炮制。是大人對我們頑童的寬容,還是買賣的熱情高漲,大家對這種小偷小摸的不在乎,竟沒一次有人被抓被懲罰。主料,佐料搞定,剩下的就是煮菜了。這個任務當仁不讓地落到飯店老板的孩子身上。那時飯店生意不錯,但也會出現爐灶空暇時,而這時就是煮我們菜的時候。我親眼目睹了這個過程。煮菜同伴找來一個土碗,裝好大家匯總偷來的東西,一眼瞅見大廚剛歇鍋,立馬把土碗擱在爐火噠噠的爐灶上,大廚一來又趕緊把碗取下來,站在遠處候著,一旦大廚又離開,又急速端碗上灶接著煮。有時要經歷五六次才能煮熟。有時還得忍受大廚的呵斥,又在背后做鬼臉。煮熟的菜透著香味。把菜拿到偏僻的小巷開吃。一律用手,拎一塊牛腩,往嘴里一扔,邊吃邊叫道好吃好吃。又調皮的伙伴還拿出在飯店桌下撿的瓶蓋當酒杯,學剛流行的?水滸?電視里的人推杯換盞。更有甚者,故意趔趄走路,做作喝醉酒的樣子。那時的老街充滿活力,就是一個樂園,給頑童們無盡的快樂!而就是這伙當年偷偷摸摸的孩子如今卻都是本分為人,做事踏實的人,幾乎沒一個做過犯法蹲牢的事。這應該歸功與老街,他讓大家的童年充滿情趣情意,讓大家有一個一想起來就有美美回憶,滿滿快樂的童年,誰還會做犯法的事。快樂童年快樂人生!
2017-06-09 20:46
查看/發表評論? 舉報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