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偉濤(微信公眾號 寸進社 ,敬請關注)
不知道你有沒有觀察到,這個社會的信任指數提高了。
打個Uber、滴滴,到地方下車走人,司機不擔心你不給錢,你也不擔心司機再開出去幾公里后才點到達。
便利店買瓶水,自己用微信、支付寶掃碼支付,老板有時連瞟一眼都懶得瞟,更不用說馬上拿起手機看看有沒有到賬了。
京東、淘寶買東西,快速送來之后,別說當面拆開驗貨了,很多人可能過了幾天才想起來拆開,真是對不起那么快的物流。
反觀之前——
坐個出租,尤其是在陌生的地方,生怕司機故意繞遠,老覺得人家的計價器數字跳得快;便利店買東西,你覺得人家東西是假的,人家拿你給的錢對著太陽晃半天,生怕錢是假的;網上買回來東西,不讓快速小哥離開,要當面拆開看看是不是被寄了塊磚頭。
如此等等,都是些細微的小事,但也能說明,這個社會的信任指數確實提高了。有可能是人的素質提高了,也有可能是新崛起的高素質90后拉升了平均數,也有可能是新技術手段提高了不誠信的成本。原因無所謂了,我們享受信任提升的好處就行了。
傳統(tǒng)社會的信任是建立在熟人圈子里,例如鄉(xiāng)村老鄰、同學老友、家人親戚等,關系越是親近,信任值就越高。而不信任主要通過契約來解決,包括包括條約、協(xié)議,甚至結婚證等,都是這樣的性質。
根據經濟學家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論,交易成本的下降就意味著效率的提高,交易成本主要又分為搜尋成本、信息成本、議價成本、決策成本、監(jiān)督交易進行的成本、違約成本等。這里面多數都是和誠信相關,很容易就能看出,解決信任問題,是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成交效率的重要手段。
這里,我們可以定義一個概念:信任值。不用搞什么精準的定義,簡單粗暴一點,就是你愿意和對方成交最高多少錢的交易,而不擔心被別人欺騙。這就是你給對方的信任值,反之亦然。再延伸一步,公眾信任值,就是公眾給自己的信任值。公眾愿意給自己,或自己的公司、產品或服務多少信任值。
錢不一定能變成信任,而信任,一定能變成錢。如果把信任值看成資源,那這可能是你最值得積累的資源,尤其是公眾信任值。不管是對個人,還是對公司,對產品,對一項服務,積累的信任值越多,就擁有越多可以變現的資源。這個對我們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尤為重要,不管創(chuàng)業(yè)的愿景多么偉大,說到底,你得賺錢,你做的得是個生意,而生意的基礎就是信任,必須讓客戶對你的公司,對你的產品,對你,產生足夠的信任。
那如何積累信任值,尤其是公眾信任值呢?我們先看看擁有大量公眾信任值的成功者是怎么做的——
《水滸傳》里的宋江,再大的英雄遇見他也是“倒頭就拜”,可以說是公眾信任值爆棚了。要分析其原因,從宋江的綽號里可以看出些端倪。宋江的綽號可能是《水滸傳》里最多的:及時雨、孝義黑三郎、呼保義。每一個都透露出這個人的品質和行為,忠、義、孝,為人豪爽,經常救人于危難之中。不但人品好,而且愛幫人,這樣的人,怎能不被人信任呢?
羅輯思維的羅振宇,通過羅輯思維這個平臺,不斷的輸出知識,讓大家覺得他是一個愛看書的人,一個善于獨立思考、深度思考、有思想深度的人。雖然不知道他在生活中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有著什么樣的缺點,但至少在看書這個方面,是值得信任的。當他把看書方面的公眾信任值轉移到賣書上時,當然就做得一手好生意了。
我的一個朋友喵姐,在早教行業(yè)做了20多年,主編過N本書,開發(fā)過N套課程,做過N個產品,長期擔任各大育兒網站的顧問,經常給家長們講課。在早教行業(yè)的長期高價值輸出,為喵姐積累了豐厚的公眾信任值,不管是早教從業(yè)者,還是年輕媽媽,都在早教這個領域信任喵姐。喵姐今年創(chuàng)業(yè)做《喵姐早教說》公眾號,年費499元,上線后只是在朋友圈發(fā)了個鏈接,第一天就收獲了四五千付費會員。
從這幾個故事里,基本也能看出來積累公眾信任值的脈絡了。
第一步:高價值輸出,積累公眾信任值的基礎
首先是“布道”,不管是通過寫微博、公眾號,還是做演講、群分享等等,就要是講出去,把你有價值的東西講出去。
不用擔心你的知識不夠專業(yè),每個人都是專業(yè)的,就看你輸出什么內容,面對什么對象。任何一個領域的知識,假如都分為十個等級的話,九級、十級的人當然是專業(yè)的,但你可能只有三、四級,怎么辦?你可以向一、二級的人輸出呀。曾經有一本流傳甚廣的書叫《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在專業(yè)的產品經理眼里,淺薄的不值一看,但不妨礙它在新手和非產品經理里成為掃盲書啊,一樣火的一塌糊涂。所謂的專業(yè)性,就是信息不對稱,你掌握的信息別人沒有掌握,你把你掌握的知識能夠結構化的輸出,你就是專業(yè)的!
除了專業(yè)性,還要有價值性。我們可能都聽過不少的演講,我們都喜歡有“干貨”的演講。所謂“干貨”,就是實用性強的經驗、方法、教訓,能給聽眾帶來啟發(fā),而不僅僅是吹噓或宣傳。時間寶貴,沒空浪費,人人都想獲得高價值的干貨,希望能從別人的高價值輸出中獲得啟發(fā)。如果你能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自然就能獲得大量的公眾信任值。
此外,在態(tài)度上,不裝不吹,謙虛客觀。人們總是想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現出來,甚至不惜夸大其辭,豈不知,過于完美的輸出,會給人以雖然無懈可擊,但就是無法信任的感覺。適當的自黑一下,會拉近與對方的距離,使信任更容易產生。這方面我特別崇拜微博上的“不加V”大師,人家真的是不裝,多年來一直行走在性解放運動的前列,正是這種不裝,反而成就了她在微博上外圍心理咨詢師的地位,人家在微博上回答一下你的感情問題可是要收費的噢!
第二步:言行一致,夯實公眾信任值
說得好,還要做得好。行不一定勝于言,但至少要做到言行一致。因為說一套做一套的人太多,所以言行一致才顯得彌足珍貴。通過高價值輸出,積累公眾信任值,再通過行動,夯實公眾信任值。
我們對比一下蘋果手機和錘子手機的做法。我們很少聽到蘋果公司吹牛逼,他不會說自己的匠人精神,也不會說自己的產品理念,一切都是靠產品說話。而錘子手機呢?在產品還見不到影子的時候,就不斷的講自己怎樣用匠人精神做一部手機,實現了怎樣怎樣的改進。當用戶拿到蘋果手機時,自己心里并沒有過高的預期,當打開那一瞬間,哇~~這就是我想要的!而當用戶拿到錘子手機時,因為已經被吊了很久的胃口,預期這肯定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絕對超蘋果、秒小米,結果一看實物,我靠~~再用幾天,我日~~羅永浩你個騙子!
不管你做了多少高價值的輸出,如果你后面做出來的事與你說的話不一致,那你前面所積累的信任都會崩塌。這跟網戀的見光死一樣一樣的,在網上勾引人家姑娘時,冒充高富帥,一見面原來是矮窮挫,人家姑娘不跑才怪。(這段話,也送給朋友圈里的美圖達人們,共勉之,共勉之?。?/p>
我們常說海底撈的服務好,是因為我們每次去海底撈的時候都能切身感受到人家的服務就是好。我小孩因為喜歡吃他們零食區(qū)的爆米花,多取了兩次,臨走的時候服務員主動送了一小袋給我們;有一次我媳婦在海底撈點菜時說,你生日呢,點個面條吧。服務員聽見了趕緊說不用點了,我送你們一根,祝先生生日快樂。唉呀我去,這樣的服務,怎能讓人不產生信任呢?
有人是言勝于行,有人是言行一致,有人是行勝于言。很多時候,我們是說的太多,做得太少。言,是信任的開始,要通過行動,把信任夯實。
第三步:社會化傳播,放大公眾信任值
公眾信任值往往是從小范圍開始積累的,在完成最初的積累,并夯實之后,需要迅速放大,把小范圍的信任值變成真正的公眾信任值。移動互聯網時代,最有效的放大途徑就是利用社會化媒體進行社會化傳播了。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有可能通過社會化媒體“一朝聞名天下知”,我們要做的,就是引導傳播和控制節(jié)奏。
社會化傳播的主要角色是傳播源、傳播途經、傳播節(jié)點和受眾,我們自己的主要角色是傳播源,而不是傳播節(jié)點。很多人做社會化傳播做得很辛苦,又沒有效果,就是因為把自己看成了傳播節(jié)點,費了很多勁去做無效的傳播。作為信息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生產出能引起傳播有信息,從受眾的傳播動機去考慮,受眾為什么要傳播你的信息,他們想得到什么。說得極端一點,凡是不能引起傳播的信息,都是垃圾信息,發(fā)到朋友圈里,就是在提醒別人快點屏蔽你。
初期已經在小范圍內夯實的信任值,是引起社會化傳播的起點,這些人因為對你的高度信任,更容易成為你的傳播節(jié)點。除了生產易傳播的信息之外,你需要做的,就是給這些人創(chuàng)造傳播的機會,或者對他們的傳播行為進行鼓勵和肯定。注意,是吸引,不是勾引,更不是強迫。你在核心粉絲群里一句指名道姓的感謝,已經足夠刺激更多人為你傳播,何苦再放低身段去苦苦哀求呢?
小結
移動互聯網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變革可能會超越以往任何一次技術進步,這個變革還在發(fā)生過程中,最終都會產生什么樣的變革,我們還無法預料。移動互聯網不僅是互聯網的延伸,相對互聯網來說,信息傳遞和獲取的方式變得移動化、碎片化。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還想像以前那樣靠忽悠就成交,將會越來越困難,而信任,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有用戶,不一定有信任;有信任,一定會有用戶。對于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積累信任值,尤其是積累公眾信任值,就是在積累最重要的資源。就像我們都熟悉的那個可口可樂公司的段子——
假如可口可樂的所有財產在今天突然化為灰燼,只要我還擁有“可口可樂”這塊商標,我就可以肯定地向大家宣布:半年后,市場上將擁有一個與現在規(guī)模完全一樣的新的可口可樂公司。
這,就是積累了強大公眾信任值之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