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活動——破譯不良行為的密碼
你能想到一個行為讓你極其討厭的人嗎?
能,以前的一個朋友,搬弄是非,挑撥離間
讓你憤怒的呢?傷心的呢?喪失信心的呢?你被人指責過讓人討厭嗎?
我當時被對方指責讓人討厭,令我莫名其妙
憤怒呢?傷心呢?喪失信心呢?這都是當你或你身邊的一個人以令你沮喪和沒有用的方式,做事兒的時候你會有的感受。你的感受就像雷達能向你指出搞清楚一個人的目的是什么的正確方向。不要浪費時間尋找造成你和別人以某種方式做事的原因,甚至更糟糕的是,試圖搞明白應該責備誰。今天我們嘗試著學習如何運用一個解決問題的模型,透過發現這個行為的目的。將一個喪失信心的行為轉變為一個備受鼓勵的行為。
1.運用表格,看看B欄里列出的感受詞匯。
2.現在想一次你身邊的一個人行為顯得非常不恰當的時候,看看你是否能從B欄中找到與你當時的感受最接近的。
已經找到,被挑戰和威脅,我很生氣
看看A欄中對應的內容,它表明的是那個人想要什么?那個人是在以有用的還是無用的方式,得到他想要的?
權利和控制
是在用對她來說有用,對我來說無用的方式得到她想要的
你也許會因為對無用的行為做出被動反應,而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我當時采取的行為是,只做,不說。
盡管在外面戳事撩非的搬弄,沒關系,幸好我比較早讓我發現,幸好早早遠離了她,我只需要做好我自己。
不幸的是,這是人的本性。
這只會讓對方繼續喪失信心,盡管這顯然不是你的目的。
我們每個人的被動反應的行為就是有感受驅動的。
在覺察的過程中,我們要想一想你有這種感受的情形。你變當你身邊的某個人感到喪失信心,并且行為不當的時候你能將這些感受作為覺察工具。
覺察活動——自己嘗試第1步和第二步。
1.選擇一個你希望改善的情形。簡要寫下你對這個情形的描述。然后,寫下這個情形所發生時,你哪些感受?
和媽媽的親密關系,一直親密不起來,我不會撒嬌,總想和媽媽黏糊黏糊,好像行動上有點無力!
如果你很難想出來關于感受的詞匯,你可以看B欄把它們寫下來。
擔心和內疚
接著寫,當你有那些感受的時候你做了什么?結果是什么?你的行為是情形得到了改善了嗎?還是變得更糟糕啦,如果是情形變得糟糕了,你就是在造成危害。如果情形好轉了,你可能在以一種積極的主動、尊重的方式在做事。
我圍著媽媽圓圈轉,哈哈,媽媽以為我有問題,哈哈,即便這樣,也盡量和她說話,她越來越愿意和我講話,帶她去理發,給她買好吃的,慢慢的,我和她說話越來越平靜,越來越理解她,我們倆現在都不急不燥。享受這樣的相處方式。
再看看這個表格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感受、你的反應、以及對方的回應。
喜悅,我告訴她,我愛她,而且對方再不抱怨了,很心疼我,也不挑剔了。她每天都給我留好飯菜,無論我多晚回來。真的很幸福!這是我一直渴望的母女關系!我現在覺得,我值得擁有!
你就可以確信你們當中的一個人或者你們兩個人是喪失信心的。
現在我倆都沒有喪失信心,都充滿平和。最大的改變是,孩子和姥姥相處,也平和了,家里的“大嗓門”不見了!感恩我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