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晨讀的內(nèi)容有兩本書:《離經(jīng)叛道》、《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這些書和社群能有什么關(guān)系?
分開來說:
《離經(jīng)叛道》能讓大家的思維成熟,耐得住“不夠出名”的寂寞,同時還講了不少社交的小技巧;
《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則告訴大家,怎么樣高效率地利用社群。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怎么把書中的思維運用進社群活動中吧!
一、“離經(jīng)叛道”的成長方式
1、「大器晚成」
人們往往容易記住那些年輕天才,是因為有身份的加成——還那么年輕,怎么就那么厲害呢?
他們做的往往是基于常人沒有的細致、或者是偉大的創(chuàng)意。雖然經(jīng)驗尚且不足,但是這些與眾不同的特性足以使他們脫穎而出。(你可以想想群里的幾個掛著“學生”/“大學在讀”備注,但是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如果你現(xiàn)在獲得的關(guān)注度還不夠理想,說不定有以下的原因:
→想寫出一篇干貨,但是還有點困難,覺得達不到理想的高度
→平時花在爬樓的時間太多,專注思考這些晨讀材料的時間太少
→寫晨讀感想的時候,不夠投入(如果你愿意相信自己是長跑運動員,至少也要保證基本的訓練呀)
→越心急,越?jīng)]花時間想怎么樣才能真正提高自己各方面效率,在群里做好分享
是不是解決方法一下子就有針對性了呢?
別忘了,要做一個在群里“大器晚成”的人,平時一定要用心寫分享,磨刀不誤砍柴工嘛。
不建議在聊天上花太多時間,因為閑聊增加了別人爬樓的難度,不僅你沒有得到什么,也讓別人不舒服。
要聊,說話前想清楚,這句話走沒走心?能不能說得簡潔有力一些?
2、「真誠」
文章里說到,真誠地介紹自己的缺點,是獲得成功的另一種途徑。
別覺得這是一個萬用膏。
因為“真誠地說介紹自己缺點”的前提,是有自信。畢竟如果你太菜了,還說自己缺點,讓人覺得有點像個孔明燈——不僅里面沒東西,還想先裝個文化人,抓不到重點。
而且在沒有討論這個話題時,別自己忽然透露別的缺點,會讓人覺得你在為了顯示自己謙虛而謙虛。
如果討論的話題是你擅長的領(lǐng)域,但是別人不了解的話,也別說“我這里其實沒做好,像ios沒調(diào)好、光圈也小了…”用這些專業(yè)詞匯謙虛,反而會讓人感覺你不夠真誠。因為你不讓別人理解你說的話,不僅不尊重對方而且更像顯擺自己的專業(yè)素質(zhì)。(只想到了攝影的例子,如有冒犯請海涵)
所以,先培養(yǎng)自信,看看對方對你的態(tài)度,再決定要不要“說缺點”。
3、「獲取及時反饋」
的確會有人平時特別忙,又不想敷衍晨讀,所以幾天做一次,但是質(zhì)量又特別高。
但是許多人拖延,往往是覺得自己沒啥感想:“今天的晨讀和我不大合適,我也想不出來別的東西。要不跳過,等我喜歡的出現(xiàn)再寫吧~”
這就走進了死胡同里。相當于你比較愿意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區(qū),而不愿意嘗試去思考那些你不擅長的話題。這時候,可以試試“五分鐘起飛法”,先找到晨讀里你最有感想的句子,然后默念幾遍,開始聯(lián)想——說不定接下來你的腦子就開始自動聯(lián)系別的部分,思維就活躍起來了呢。
去做這些,不僅是為了分享,更重要的是讓自己成長。
你會相信,“我今天先休息一下,以后一定會有量變到質(zhì)變的飛躍”嗎?
4、「勇氣」
總有人,即使你沒看過他的發(fā)言,但是群里大家都說他厲害;還有一些,你覺得他的晨讀、干貨特別棒,或者某方面是個專家。
知道了這樣的人,是不是特別想加他們微信?
會有人,加了別人微信時沒說明來意,加成之后又不主動跟別人打招呼。這絕對不是“勾搭別人”的勇氣。這只能顯示出你對別人的不尊重,還有自己的不禮貌。
群里大家素質(zhì)比較高,比較不會出現(xiàn)輕視別人經(jīng)驗不足、社會地位不夠高之類的問題。很多人受得別人尊敬和喜愛,往往是他先尊敬、稱贊了別人。
話說回來,勾搭別人也是有風險的——被拒絕的風險、讓別人對你印象不好的風險。
你要有勇氣,得把風險先降到最低——說清楚自己的想法,讓人明白你的意思,不容易拒絕你;說話真誠,讓人對你產(chǎn)生好感。哪怕知道加完之后,自己也找不出什么借口天天騷擾人家,好歹說一句:
“我覺得你很有趣,想加來升級朋友圈~”
二、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1、「最重要的20%」
很多人會說,加了社群以后,自己生活中很多時間都被占用了。最糟糕的情況是:自己沒有獲得成長,反而生活中一些任務(wù)亂了套,群里也沒什么人關(guān)注你…
你要知道,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
→只是想和大家交朋友,你可以和許許多多的人聊天,但是如果你沒什么內(nèi)涵、不夠有趣,也不會讓太多人記住你。
→想通過社群提高個人社會價值,你要好好琢磨“社群”這個小社會的結(jié)構(gòu)、人還有各種套路潛規(guī)則。多讀點心理學也能幫你學以致用。
→想獲得真正的成長,那就別花太多時間爬樓。好好想晨讀、想話題,這里干貨更多、思考更多。
在“不能影響正常生活”這個大前提下,先想好自己加社群的根本目的,再從這個目的出發(fā),想想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自己要怎么做才能達到目的,才能把自己的“寶貴資源”用在戰(zhàn)略上。
2、「馬上行動」
想好了戰(zhàn)略,過了段時間情況還沒有改善,那是因為戰(zhàn)略還沒有真正“根植”你的心里。
你知道自己時間很寶貴,知道群友精力也都有限,就不會想著一有時間就到群里聊天刷存在感,也不會說出不夠負責的發(fā)言了。這樣子做,問題不是就解決了嗎?
不刷存在感就沒有安全感,覺得別人還是沒有認識你,那就好好埋頭做好該做的事吧——大不了大器晚成唄。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但是,你要先變成金子。
昨天把《細節(jié)》的思想用在了“如何提升社群影響力上”,得到了不少群友的鼓勵和喜歡。這讓我想了很多…
如果把晨讀都做成對于社群的思考,會不會讓自己的思維越來越局限呢?
其實,我對社群的認識,一直也是不夠全面的。經(jīng)過這幾天的觀察和反思,慢慢地發(fā)現(xiàn),針對一個問題就好,研究透了,這些觀念就自然而然地在其它地方表現(xiàn)出來。
就像「提對方名字」、「把注意力放在小數(shù)字上」、「真誠」……
如果把大家把這些觀點消化了,真正運用到了群里,我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會變得「會提對方名字」、「注意力放在小的進步上」、「對人真誠」。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