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年前,我從學校畢業后分配到桂林工作,單位就在榕湖一帶,住的地方也在榕湖附近。我在西北生活了二十年,過去只聽說過桂林山水甲天下,從沒到過桂林。從黃土大漠來到這里,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鮮,都是那么的美好,特別是這里四季如春的美麗景色,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愛上了這里的一切。
桂林的榕湖,因千年的古榕而得名,是宋代人工修建的南護城河。
近千年的古榕樹。
古南門,宋代修建的城門。“古南門” 三字由郭沫若題寫。
古南門邊、古榕樹下的小亭子,是古人黃庭堅系舟處。
從我家散步可到古南門的湖邊小路。
那時的工作之余,不像現在,沒有多少商鋪可逛,沒有什么娛樂的地方,更沒有電視手機之類的高科技玩意,有的就是這里的景色,所以每天散步觀景或在湖邊閑坐邀幾位好友胡聊海聊的,就是最好的娛樂。開始那幾年,我用空余時間,走遍了附近的山山水水,盡情飽覽了這里的秀麗景色。
榕湖中的北斗七星橋,通過它可以到湖心島。
榕湖的湖心島,夏天僻暑的好地方。
榕湖的古榕雙橋。
榕湖的水晶玻璃橋。
每當有親戚朋友來桂林時,我便成了導游。講解桂林的歷史文化,介紹風景名勝,成了值得我驕傲的第二職業。當然,首先是要讓他們看看我家門前景色的。親戚朋友們都說我生活在神仙居住的地方。
通往榕湖國賓館的迎賓橋和榕溪橋。
近看榕溪橋。
近看迎賓橋。
榕湖邊上的白崇禧故居。
秋天,榕湖國賓館小路上的銀杏樹。
到了八、九十年代,廣州、深圳一些相關單位看上我的一技之長,邀我去那邊工作,工資和生活待遇番幾番。由于舍不得離開這里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我都拒絕了。
中山中路上的陽橋,這里是榕湖和杉湖交匯處。
杉湖,也是宋代人工修建的南護城河。湖中矗立著日月雙塔。
杉湖邊的李宗仁官邸。
經常散步的小徑。
現在我巳經退休了,但我更不愿離開這里了。由于工作需要,在幾十年的工作中,我出差去過很多地方,也到過國外一些著名城市,但我最中意的還是美麗的桂林。我愛這里的歷史文化,愛這里的山山水水,愛這里的花草樹木,我喜歡這里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