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節氣茶會已過去多日,我仍在回味,就和每次節氣茶會一樣。朋友們分別用文字和圖像記錄了它的美好,我也在腦中反復描摹,想讓它定格為一幅我的記憶油畫。
?油畫色彩堆疊融合,還需要退遠些看。退遠些看,輪廓會更加清晰,色彩更加和諧。但是不管怎樣,它已經遠去了…… ?芒種節氣茶會仿佛是個縮影。遠看著它,我又忍不住問自己:為什么會組織節氣茶會?它來得恰如其分,又出乎意料。它仿佛是個生命體,只是暫住在我們的思維或者意識里,經由一句話,沖口而出,便開始不由自主、不顧一切地生長,因緣際會,為它鋪設著必然的軌跡。答案竟然前所未有的清晰。回首以往,我不懷疑它和我曾經有過的聯系,不懷疑無雙和所有朋友們共同為它做出的努力。但如今,我似乎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反過來被它裹挾而去。。。
再退遠些,芒種節氣茶會就會慢慢沉淀下去了,悄無聲息的。你看,我們迅速收拾好茶具、地席、垃圾,剛剛歡聲笑語激蕩、茶香琴音縈繞的翠碧樹林,瞬間就會恢復平靜,有些被我們不經意踩踏得歪了脖子的草兒,也會逐漸恢復身姿。幾乎不會有任何改變。即使有些微的改變,在巨大的時光流轉里,也都可以忽略不計。鑒洋湖畔的綠蔭,湖中遠臥的古橋,系纜古橋的船,還有偶爾翩飛的白鷺,沿階叢生的一年蓬……我們共渡的每一片時光,終究都會沉淀在遺忘的河流里,被帶走。
?這個芒種日,正如千百年來的每一個芒種日,在四季里安然展示著它自己的時序。而這個芒種日的人們,正如千百年來的人們,順應著四季里必然的時序。每一個節氣,每一次茶聚,何嘗不是如此?倘若我們不是最自然真實的自己,我們怎會感受到那抹被揉碎在茶杯里的陽光?怎會感受到那盞金澄透亮的茶湯?怎會感受到那曲輕攏慢捻的琴音?還有湖中漫不經心泛起的漣漪,濃蔭間偶爾篩過的清風,以及我們眉間的笑、眼底的翠、指端的繞、嘴角的俏。。。自然,才是最大的意義!
?時光會讓它退得更遠,但也沒什么,一切已經歸于平靜了,我們無需告別。沒有留戀,也沒有期待,而它已輕輕劃過腦際:我們的節氣茶會,下一站會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