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的醫療行業的政策越來越緊,很多尾部的第三方檢測公司已經活不下去了。
今天一個朋友說她的公司要關門了。
一葉知秋,大家身上都涼津津的。
這個朋友的公司是國企性質的,有國資托底,公司位置在繁華的CBD中心,有這個背景尚且如此,我們這些蝦米小司可怎么辦?
跟朋友聊著,領導想讓她去港區,但是她必須克服每天100公里的車程往返市區照顧娃娃,她糾結的不行。搬走之后,每天要花費2-4個小時在路上,這對比現有條件10-30分鐘的通勤路,那就真是太痛苦了。
其實今年早些日子,我這邊公司也是這么考慮的,我面臨跟這個朋友一樣的糾結。
搬去港區,房租減免3年,這租金少說有75萬的節約。所以那段時間就一直在替公司找房子,找來找去,發現片區的房子其實價格差不太多,港區又少有合適大小的房子。另外一個考慮,收入一直不太穩定,回款周期又不行,所以比較了一圈,還是決定再原址續租1-2年。
我這懸著的心才落下來,地鐵最起碼不會堵車塞心。
有工作暫時就茍著活,好好干吧!
跟朋友提了三個建議:
01:別辭職,一定不要裸辭。
不要因為這個距離就辭職,這個搬家一定是有配套的宿舍的,不妨先住宿舍,再圖打算。主動辭職就拿不到任何賠償了,這哪能跟小10萬塊錢過不去呢!
02: 趕緊自學,跟上腳步。
假如這個賽道很好,比現在的賽道合適,那未嘗不是一次機會,學習跟上一定可以。學歷沒什么用,但那代表我們曾經的學習能力是那人群的前5%,所以新知識不要害怕,總有學透的那一天。
從原來的行業切換到這個行業,也是花了一年重頭學起,到現在也是門清。
03:看開一些,用另一種眼光看禍事。
趁著孩子小,置辦家產在那邊也能落腳。港區的配套在逐漸完善,生物醫藥院的機會應該比市區要多。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誰又知道明天會開啟什么樣的一天呢?
早先一個朋友A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工作,大廠工程師,三年工作下來,最終是沒考上高級,然后就落魄的找工作出去大廠。
經人介紹來到了深圳小廠,商貿公司,當起了外國客戶的客服,丟棄了原來的211化工專業,拾起來英語猛攻,最終在面試后入職小廠,轉正的時候他的領導很不情愿的說,他的英語還是很差,但是勉強留用吧!
這讓他感到深深的憂慮,跳槽終是跳空了!狠學英語,他還是很執著的繼續鉆,練習和外國客戶進行溝通和交流。
目前英語原版書都不在話下了。入職商貿公司后,深圳這個城市也給了他靈感,開啟了一家亞馬遜小店,搞起了副業,經從選品到營銷,從包裝到出貨,從采購到回款,已經成熟起來。過兩年的沉淀及積累,副業搞成了媳婦的主業,每月幾萬的流水,盈利萬余,完整的支撐了小家在深圳立足,站穩。
朋友A說,來深圳,晚了。
然而誰又知道什么時候是晚呢?
要做,就現在。
沒有以后和明天。
要做成一件事情,最好的機會是10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最后,我很理解這種焦慮,我也是,但是我發現寫文字的時候就不焦率,心流的輸出和閱讀的輸入能夠從這種情緒里走出來。
感恩!
我在日更,不追求完美,有點遺憾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