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拍下周邊好看的風景圖發到朋友圈時,偶爾會有朋友調侃道“今天又和誰出去玩了”,我總是不耐其煩的回答“一個人隨便逛逛”,甚至我的父母也會帶著關心的語氣問我同樣的問題,其實他們都知道我向來都是習慣獨來獨往的人,哪有什么所謂的同行旅人,我的照片里從來就沒有出現過熟悉的人影,有的只是對于美景亦或者獨特建筑的細節捕捉。很多時候我也在困惑如果有個同行旅人拍下我在那些地方的留念照那會是怎樣的情形,可能會增添幾分快樂吧,但那樣我也許就做不到慢慢的去融入一個景點的氣息,尤其是老城區帶給人的那種穿越時光的特別感覺。在廣州讀書的最后那幾年里,我曾經自己一個人坐了很久的地鐵去到不同的景點打卡拍照,拍出來的依舊是沒有人像的風景照,拍完之后走走停停就去品嘗地方小食,聽著老廣們聊天時的廣府粵語,再去附近的書店看看新書,就這樣我可以一個人慢悠悠的從早上逛到晚上,也許本質上我就是個文藝青年吧。譬如沙面和東山口這兩個地方,我曾經不止走過一次,而每一次重游都能找到不同的感覺,真真切切地融入了老城區的歷史氣息中,最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東山口碰上了民國別墅里舉辦的畫展,那是我第一次去嘗試感受藝術的氛圍,仿佛每一幅畫都能把我帶回到民國時代,所有看似尋常的日常瑣事就這樣串聯成了歷史。我想可能這就是為什么我喜歡廣州更多于深圳,在深圳我感受到的是無處不在的快節奏生活,而每一次回去廣州我總能找到一種難以言啟的熟悉感,換句話說是來自內心深處的特別認可,因為這座城市承載了太多關于我過去或悲傷或歡喜的記憶。
上周我哥打電話過來找我談公司的項目,他問我在哪里,我說自己在官也街那邊閑逛,隨后他帶著調侃的語氣問了句“你女朋友呢”,我笑著說“哈哈哪來的女朋友,一個人都習慣了”,電話兩邊都響起了爽朗的笑聲。他都30多歲了還是孤身一人,家里再怎么催婚也不管用,我不知道他是否還在留戀上一段感情,但都這么多年過去了也許早就釋懷了吧,可能他內心早已經失去了重新認識一個人的耐心。這讓我想起另一件類似的事,就在昨天開完會和導師吃飯的時候,他突然聊起了自己的相親經歷,說自己是35歲才找到的對象,然后從原來一直工作的哈爾濱來到了澳門開始新的生活,從北到南的地理和生活跨度如此之大,也許他真的找到了自己所說的真愛吧。表面上看導師是因為科研耽誤了感情方面的事情,但我總覺得他還有不愿提及的過去,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背景,如果不是曾經受傷過又怎么會一直等那么久。他說很喜歡做高校老師的感覺,每隔幾個月出差開國際會議可以去不同的地方旅行,而旅行時最好的解壓方式,哪怕只是一個人走走停停也很開心。
早已記不清是什么時候開始畏懼打擾別人的生活,開始習慣一個人的獨來獨往,享受著做一個孤單旅人的現狀。每來到一座新的城市,我都會選擇通過無數次的獨自旅行去了解乃至融入它,無論花費的時間有多長,嘗試著去讀懂它背后的人文歷史,哪怕只是坐在江邊發呆也能發現不一樣的風景。我想人生應該也是類似的旅程,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個人走完漫漫的旅途,太快的觀光過程往往會忽略沿途風光,而我更喜歡慢慢的行走,做一個孤單旅人,沿途遇到同行的伙伴那是緣分,倘若遇不到那也無需抱怨,不斷去用文字以及照片記錄日常,或許慢慢的等下去就能遇見遠方走來的志同道合的旅人,無論異性或是同性,遇見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難以忘卻的奇妙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