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愛,更是一個靈魂契合的愛人。
——致我們的愛情
我昨天在豆瓣上看到一個帖子,帖名是《為什么現在一些女生住父母家,不做飯不做家務也不交生活費還滿滿的驕傲?》。
可以看出來樓主火氣很大,這是在他第三次相親后遇到的女孩。這個女孩和他講,她從來不在家里做家務,不會做飯也不會收拾屋子,家里人都很寵她,所以什么事情都不舍得讓她自己動手。
大概是這個男生多次相親不利,聽完這段話瞬間就炸毛了,他對那個姑娘說“你還真把自己當公主了?長這么大還沒有自理能力,你不做家務不就是你爸媽做嗎?你是公主,那誰當仆人?”
自然,他的第三次相親又黑了。
老實說,這個相親男的情商低得令人發指。關系還沒確認前,姑娘和你講“我在家里很受寵”,“我不會做家務”,“我從來沒煮過飯”,實際上是想告訴你:“你要寵我哦!要對我好哦!你看,我爸媽都很寵我的?!敝劣谡嬲Y婚后,她肯不肯為你洗手做湯羹,和這完全就是兩碼事,又不是只有男生婚前婚后兩個樣子!
但吐槽歸吐槽,我還是打心眼里欣賞自立灑脫的姑娘。
自立的女孩雖不至于做到單手拆燈泡,徒手修電腦,冷靜機智不纏人。但也用不著對話基本靠哄,日常基本靠寵,連擰瓶蓋的力氣也沒有。
和這種嬌柔的女孩子談戀愛,其實是一件很費力氣的事情。因為生活上各方面太過依賴,使得雙方在相處過程中羈絆越來越深,空閑時間都被重復的瑣事占據,忙得焦頭爛額還得抽時間甜言蜜語,大多數的交流都是無意義地普及知識,戀愛似乎就不是那么享受的事了。
愛情中最可怕的,是過分不相似。
一旦雙方戀愛關系中出現某些因為差距而必須彼此掛鉤的東西時,這并不代表你們走得更親近,相反,這將是你們長久的障礙。
有一段時間,“家庭暴力”這個話題被探討得很熱,電視臺關于家庭關系協調的節目也層出不窮。我影響很深刻的一對夫妻長期以來都處于“爭吵--冷戰--暴力壓制--道歉--再爭吵”的模式。男方平日里應酬很多,每每回家都將近十二點,經常一身酒氣還滿口胡言,酒品很是不好,于是,他的妻子就成了所有細小爭端的施暴對象。男人下手很重,鼻青臉腫這種程度大概只算平均水平,總之當他妻子在節目上撩起衣袖時,滿場驚呼。
這種事請若是放到國外,基本不用考察就可以定罪處罰,但是很遺憾,中國社會似乎極其尊重別人的家里事,連法律條令里關于家庭暴力的解決方式都是“接受社區調解”,而調解大多又勸和不勸離。
一位女嘉賓問她為什么不選擇離婚,還沒等女方回答,他丈夫語氣很強硬:“她一個錢不掙,只能呆在家里帶孩子,離了我怎么活?”
似乎把話題帶到暴力問題上顯得很沉重,但通過這對夫妻,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戀愛關系中雙方強弱對比太過鮮明所帶來的消極制衡。
同樣的性質隱射到情侶之間不會顯得這么嚴重。
戀人之間可能因為彼此的認知程度不同,所以在對不同話題的探討上看法大相徑庭。戀人之間可能因為彼此的薪水收入差距過大,所以在消費支出上曾有過口角。戀人之間可能因為關注的領域完全不重合,所以在獨處時除了親密外找不到話題。
我們曾經都以為互補的戀人會走得更長久,但經歷過就會發現不是這樣。
拋卻對異性的好奇和渴望,其實我們更需要一個靈魂契合的愛人。因為觀念相仿,我們沒那么多爭執。因為愛好相仿,我們有無數說不完的話題。因為性格相仿,我們同靜同歡互不相擾。
也總有人覺得日日激情,過得跌宕動魄才叫愛情,但現實里,哪有那么多的起伏與刺激需要執手度過?大部分的戀愛都注定從轟轟烈烈走向平淡,日子久了,連對視牽手心都不再跳了。這個時候,憑借什么維持長久?
我父親在我的小時候跟我講,姑娘要自強。
他告訴我要多看書,認識那些接觸不到的世界。教育我要平和謙遜,因為氣度首先來源于不露鋒芒。他帶我去到不同的地方,教我怎么獨立生活,怎么品酒,怎么揮桿,怎么讀報。他說“爸爸知道你未來的丈夫一定會和你很像,所以爸爸要先讓你變得很棒”。
我最理想的愛情,就像舒婷的《致橡樹》中那樣,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
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p>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仿佛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我不會吵鬧著撒嬌,總讓你遷就我,也不會笨手笨腳,你若不在就過不好。
最好,我們能互相理解,互相追逐,相互競爭。因為持平,所以不論怎么用力地跑,都不會弄丟對方。
我們會斗智斗勇,也能亦敵亦友。而這些激情,快感和默契不是那些不對等的戀人可以給予的。
最好的愛情,是我不需要從你那里獲取什么,你只負責有趣和帥就好。
最好的愛情,是我一個人過得很好,但有了你會更好。
最好的愛情,是沒有一味的妥協和理所應當。
最好的愛情,是我們棋逢對手,見招拆招。
最好的愛情,是勢均力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