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澤厚
李澤厚先生
哲學家,湖南長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
該書主要內容共分10個部分。(1)龍飛鳳舞,(2)青銅饕餮,(3)先秦理性精神,(4)楚漢浪漫主義,(5)魏晉風度,(6)佛佗世容,(7)盛唐之音,(8)韻外之致,(9)宋元山水意境,(10)明清文藝思潮。該書是一本廣義的中國美學史綱要。作者以深邃獨具的目光,雄渾凝煉的筆觸,囊括了歷史悠久的中國美學的整個歷史。從龍飛鳳舞的遠古圖騰,一直講到明清工藝,宏觀地描述了中華民族審美意識發生、形成和流變的歷程,指出這也是以實踐理性為特征的民族審美意識的積淀過程。
馮友蘭:“它是一部大書,是一部中國美學和美術史,一部中國文學史,一部中國哲學史,一部中國文化史。這些不同的部門,你講通了。死的歷史,你講活了。”
書,是2015年跟隨泓默老師學習基礎攝影時,老師推薦學習的。我太懶了,今天才翻出來,更可氣的是,我讀不進去!
書評非常高,內容包含上下五千年的中華美學藝術之精華。面對內容里密密麻麻的文字,我有些焦躁,無法靜下心來看進去。
我很困惑,到底是因為內容對我來說晦澀難懂?還是因為文字排版讓我有些密集恐懼癥?
努力嘗試了兩次,最終選擇先到這里吧。或許我和這本書還有些距離,還無法找到與它共鳴的感覺。我想,反正它就在那里,今天不行,明年我再試試看,如果不行2019我再試試看。或許當我自己在心境和眼界都有了改善,總有一天再來拜讀時,它總會為我敞開的。
這個經歷也算是個特殊的禮物——有些知識,不是你有熱情、有時間就可以獲得;有些美,不是你想你就能“看懂”!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自己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