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繁重的任務“肢解”:愛拖延的初認識在于大學,每當老師布置下大作業的時候,我總是暗暗下決心要通過自己的能力來寫一篇特別好的,于是我會提前就花很多的時間去想怎樣做這個大作業,在別人坐在電腦前面玩的時候,我會坐在電腦前面找資料,去思考,可是一直到要交作業之前,我也沒有開始行動,最后和大家一樣,網上隨便找,“整合”一個,就交上去了。看上去結果是一的,但我之前玩沒玩好,學也沒學進去,最冤了。
? ? 現在看來,這種現象是由于一個大作業并不是很快就能完成的任務,所以完美主義心理在作祟:既然一口氣不能做完,不如等到一口氣可以做完的時候再開始。開始做一件事,是最難的,難在一開始,便想很快的搞定它。所以遇到一件不能馬上搞定的任務的時候,把它分解成一步步的行動吧,在紙上把任務寫下來,然后把一步步需要做的列好,干完一件打一個勾,一個繁雜的任務所獲得的成就感比分解成一步步行動所得來的成就感要遙遙無期,為了讓自己的大腦早點獲得甜頭,就把任務分解了吧!
? ? 確立一個可操作的目標(可觀察、具體而存在的,而不是那種模糊而抽象的標)。設定一個務實的目標,不要異想天開,要從小事做起。不要過于理想化,而要選擇一個能接受的程度最低的目標。將你的目標分解成短小具體的迷你目標。每個迷你目標都要比大目標容易達成,小目標可以積成大目標。
?現實的(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對待時間。問自己:這個任務事實上將花去我多少時間?我真正能抽出多少時間投入其中?只管開始做,不要想一下子做完整件事情,每次只要邁出一下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 利用接下來的15分鐘。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忍受15分鐘,你只要通過一次一次的15分鐘才能做完一件事情。因此,你在15分鐘時間內所做的事情是相當有意義的。
? ? 為困難和挫折做好心理準備,當你遭遇到一個(或者兩個、三個)困難是,不要放棄。困難只不過是一個需要你解決的問題,它不是你個人價值或能力的反映。
? ? 可能的話,將任務分派出去(甚至扔下不管)。你真的是做這件事的唯一人選嗎?這件事真的必要去做嗎?我會給這件事找一個合適的人去做,這樣就可以去做更重要的事了。
?保護你的時間,學會怎樣說不,不是不做只是要合理安排時間!
? 留意你的借口,不要習慣性的利用借口來拖延,而要將它看做是在做15分鐘的一個信號。或者利用你的借口作為完成一個步驟之后的獎賞。
? 我們能夠做出自己的選擇,可以拖延,也可以行動,即使自己的心里不舒服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行動的。以往的歷史無法決定你當下要怎么做,你可以從學習、成長和挑戰自己中獲得快樂,你不必等到完美之后才覺得自己有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