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見我姥姥、奶奶、媽媽每年過年都要蒸棗花饃,擺在供桌上敬諸神,求神保佑新年大吉大利、富貴平安!
大人知道小孩子貪吃、不懂事,就會提前告誡小孩子,敬神的棗花饃要等過了正月十五才能吃,小孩子總是嘴饞擋不住甜甜的紅紅的棗的誘惑,趁大人不注意會偷偷地揪棗花饃上面的棗來吃。因此也沒少受批評吧。
現在,每年幫婆婆蒸棗花饃,雖沒有了敬神的儀式,卻也總是想著做各種造型,讓年味更足,讓小孩子們吃饃時更開心。
快過年了,今天我買了一些甜甜的紅棗,泡一泡,我要蒸棗花饃。希望我早(棗)點嘗到新年新生活的甜蜜。
要蒸棗花饃,有三個步驟:
1.泡棗。
2.和發面.
3.做造型.
4.蒸一蒸。
1.先來看看我精挑細選的大紅棗。
把棗洗凈在水里泡一夜或更久,這樣在冬天里,你會看到火一樣的紅棗,從干癟的小老頭變成元氣飽滿的青年。
2.開始和面了。
我提前把貓婆婆秘制的酵子(發酵粉)泡在溫水里,泡開后,加面粉攪拌成稠的面糊。此處參照我的另一篇面食文章。這叫和發面頭。現在天冷,屋里又沒有暖氣,和發面頭的盆放在溫水里,增加溫度,有助于發酵。不能直接放在鍋里加熱增溫,以免把發酵的活性菌蒸死,面就不會發了。
面頭發了之后,加入一些新的面粉和溫水,揉揣成面團,放到溫水里繼續發酵。溫馨提示:為了后面做的造型能保持好的樣子,建議面要和得稍微硬一點。(如果用超市里賣的發酵粉肯定不到一個小時就發酵好了),我用的是自制酵子,而且現在是冬季,氣溫低,發酵過程要長一些。發酵時最好能通過各種方法給面盆加點溫度。有內行人有的用棉被包裹著保暖;有的用廢舊的電熱毯包裹著加熱;還有的把面盆放進有暖氣的房間增溫。我用的是溫水加熱法。過了一夜,早晨一看,面發的鼓鼓的,用手掀開,發現有很多小孔。面發的很好,這一定預示著新年我要發大財了!哈哈哈哈!
把發好的面放到案子上,稍微加一點點面粉,以免面團粘案板,繼續揉揣成外皮光光的面團。
取出一部分面團,搟成圓餅。
用刀切成條。
再把扁的長條搓成這樣圓的長條。
現在開始做各種造型了。
第一款:六瓣花
第二款:貓頭鷹?小兔?
第三款:雙層三瓣花
首先娶一顆棗,用面圍一圈后,把多余的面條截斷,形似孔雀開屏羽毛上的那漂亮的點點。同樣做法共做三個。最后用較長的面條首尾相連,圍成圓形,把這做好的三個“孔雀點點”圍在里面。
用筷子把她們夾在一起,就變成三瓣花了。
第四款:棗樹?孔雀?
取一跟長條面對折,中間放一顆棗。再把每邊方向相反對折,在對折處放一顆棗,最后用剩余的面條卷起一顆棗,左右對稱的紅棗樹做好了。為什么有人說像孔雀呢?親愛的讀者大人,您覺得像什么?
第五款:耳機?耳暖?還是眼鏡?
第六款菊花
取一根長條面,盡量搓得又細又長。擺成之字形。
從兩頭按照順時針方向卷成兩個連在一起的蝸牛殼形狀。
用筷子把兩個緊挨著的蝸牛殼從中間,用力夾在一起,形成四個連在一起的扇形。
用剪刀把每個扇形從中間剪開大部分。用手整理一下菊花瓣內短外長的樣子。如果不剪開,像不像蝴蝶花?
最后再在中心安放一顆紅棗,大功告成。
現在要來說說蒸熟的過程了。
溫馨提示一下。因為制作的過程比較漫長,建議事前在蒸鍋里燒熱一鍋水,每制作好一個造型就放進溫暖的蒸鍋里把面再發一發,長一長。這樣蒸出的棗花饃又柔軟又勁道,外形飽滿又好看。
蒸煮時從水開計時,大火十五分鐘,中火十二分鐘,再悶三分鐘,打開鍋蓋,看白里透紅、造型各異的棗花饃蒸好了,多么喜慶!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你最喜歡哪一款造型的棗花饃?愿最幸福的日子早早(棗棗)來到我們的身邊!愿新年我們的日子如這棗花饃一樣漂漂亮亮、紅紅火火、甜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