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意義
從初中起就無數遍問過自己,人為什么活著。
那我現在再問你一次,人為什么活著?
你有沒有想過。
為何要上學?為了學習?那何謂學習?
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古時候一個字就有獨立的解釋,不可言傳,只可意會,說出來的就成了片面的。就像有些學堂里不解經,書讀百遍其意自現。
我有個簡單的方法理解字的本意,組詞。比如“學習”是“學”和“習”,學問,博學,上學,學校,學識……反過來用這些詞意會“學”,習慣,習得……同樣意會“習”,那我的對“學習”的理解就是后天主動積累的收獲,是在強調動態……。(說出來就變成了片面的,每個人說出來的都會不同)
那我們再來解個“美術”,“美”——優美,美人,美好,美景…“術”——技術,算術……我得到的解釋就是后天通過積累得到的大腦的正向的一種感受,總結成了規律方法……
回歸到上面的問題,如果上學只為了學習,那我覺得上學不適合學習。(很久以前的話題了)
談點新的,陳老師問我我們在做什么,我說“少兒”“美術”“教育”,我們就一個一個字掰開了組詞意會,詞都組出來,我就發現已經不需要解釋了,它自動形成了一段話。
那陳老師又問,那你覺得我們現在應該探討研究清楚什么問題,我說你想過人為什么要活著嗎?
根上的問題想清楚了,才能解決別的問題。活著才能做事情,解決問題。
那我再問你一次,人為什么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