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群里有一個單身男說起自己非常希望上帝保佑娶一個妻子。于是我詢問他的年齡和其他情況得知,這是一個先天性聾啞人,可能學會上網(wǎng)聊天已經(jīng)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因為,他甚至記不得自己的年齡。當時,我就問他為什么想要一個老婆?他說,別人都有老婆,所以他也應該有一個。我后來有點后悔,因為當時我的話語可能太直白,以至于后來把他氣跑了。我問他說,你憑什么認為自己應該娶一個正常人當老婆?我們?nèi)⒗掀攀且驗檫@樣能給她更加幸福的生活,而你作為一個殘疾人,你能給別人幸福嗎?之后他就退群了。
我認為,人人都應該有老婆,這是中國人平均主義的錯誤邏輯。記得小時候在農(nóng)村,就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大概是關于地主家的傻兒子娶了個漂亮農(nóng)家媳婦的故事。漂亮媳婦不但要給小她多年的傻丈夫端屎拉尿,還要哄他如小兒開心。我就想問一句,在現(xiàn)代文明社會男女平等,地主家的傻子憑什么可以娶一個正常人作老婆?是金錢?還是權勢?中國傳統(tǒng)社會男尊女卑,婦女社會地位低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人是沒有權力自主選擇婚姻對象的。更多的情況是,父母會將女兒象家里的一個物件一樣,出售能給自己帶來最高利益的男方。根本不需要詢問女兒個人真正的意愿和想法。然后,這樣的思維仍然出現(xiàn)在當今的中國社會,這是我們這個文明的悲哀。
早晨醒來,回想昨日情形不禁思維萬千,也釣起了許多慈悲同情心來。平常生活中,常常遇見離婚的單身男女,聊天生活來,總有許多對夫妻家庭生活期許和憧憬。然后,可憐之人,必有可悲之處。他們往往認識不到自身存在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缺陷,而總是把婚姻的不幸,歸咎于本有家庭的另一方。因為自己也有著二段婚姻生活的經(jīng)歷,所以對此也有些特別的體會。我常對妻子說,“夫妻本是同林鳥,目標不同各自飛。現(xiàn)代人的夫妻關系,已經(jīng)不是從前的人生依附關系,我們只有相互體諒、相互補充、相互協(xié)助,而建立起一種讓對方真正對你的需要及不可或缺的關系,才能讓婚姻幸福長久。”婚姻不是買賣,更不只是索取,而是你自己的存在而使對方不舍得離開。婚姻不是合約,而是蒙約。這點也許還是多數(shù)人無法理解的概念。
前些時候,我看到過一個關于,西方某國有個社會學女博士關注殘疾人群體的性生活,甚至親自與她的客戶發(fā)生性關系,從而讓他們得到人生的性福體驗,死而無憾。這個女博士從事的類似妓女的工作,獲得了國際上的偉大贊譽。相比之下,廣西的流氓燕所做的關注農(nóng)民工性生活的公益行為,所得的公眾評論就有了天壤之別。她們都是偉大的女性,然而也只能是極少數(shù)的個例。不管是西方基督文化背景之下,還是在中華仁愛文明基礎上,要求一個正常女人犧牲自己一輩子的幸福去奉獻,這本身就是一個幻想也是非常不善的要求。作為自身有客觀缺陷的孤殘老人,晚年的凄涼是可想而知的。文明社會應該給予這個群體更多的關愛和照顧。就象我昨天對那個殘疾男人說的,你應該設法買一個性愛機器人,而不是來找一個正常人作老婆。如果我們社會能給他們更加寬松的倫理環(huán)境和法律保護。也許他們真的不需要以組織一個家庭的形式來獲得自己人生的幸福。
以下想法,對于現(xiàn)有法律和倫理來說,也許是錯誤,但我以為“以人為本、寬容無限”的社會,才能更加文明。我的建議是:讓這些自身有客觀缺陷的孤殘老人不再受限于《婚姻法》所規(guī)定的一夫一妻制度,而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幫助他們組成社團性質的群居家庭“孤殘福利院”,多男多女共同生活。并鼓勵社會各界人士獻愛心而以義工的形式短時間地參與進來,幫助他們實現(xiàn)更好的生活。
如此倡議。歡迎批判。
二〇一九年二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