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國度堅強少女的艱苦之旅——評黛博拉《帕瓦娜的旅程》
文/北風來襲
《帕瓦娜的旅程》是加拿大女作家黛博拉寫的一部小說。稱之為童書,是因為里面描寫的是阿富汗戰亂期間少女帕瓦娜的一次冒險之旅,主人公是少年而已,成人讀來一樣也是感觸頗深。
本書是另一部書《帕瓦娜的守候》姊妹篇,是上部故事的延續。而這本書里小女孩的命運更讓人覺得悲傷。在父母因為戰亂失散后,帕瓦娜跟著父親,沒承想在逃亡的途中,父親也因病去逝了。13歲的小女孩獨自踏上了尋找母親及兄弟姐妹們的旅程。
所幸她的旅程并不孤單,先是救了失去親人的嬰兒哈塞,又遭遇了斷腿的阿斯夫,再碰上了小妹妹萊拉。一路上,她們互相幫助,互相溫暖,經歷著戰亂、饑餓、傷病,一次次地徘徊在死亡的邊緣。帕瓦娜最終挺了過來,在萊拉為找食物踏到地雷之后,意外地尋找到了自己的母親,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雖然本書只是一部文學作品,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故事在阿富汗真實地發生著。作者黛博拉長期在阿富汗實施人道主義援助,可以說這么一本薄薄的書籍是用生命寫就。
故事的內容并不復雜,情節也不曲折,但里面描寫的內容卻是和平年代的人們所不能想象的。美蘇勢力撤離后的阿富汗,陷入了長年的內戰,還有極端組織塔利班對社會秩序的破壞,使這個貧窮落后的國度更加地混亂。
本應是在學校讀書的年齡,卻過早地步入了那個危險的社會。戰火紛飛的年代,還是這么小的年齡,成人尚且被戰亂所累,更何況她這樣的小孩子了。還好父親給了她良好的教育,才能讓她在母親失散、父親去世的情況下,能夠擦掉眼淚,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去踏上尋找親人的旅程。
而她的同伴,因戰亂失去親人還失去一條腿的男孩阿斯夫、父親喪生的還不會說話的哈塞、以及奶奶在轟炸中喪生的萊拉,都是一樣悲苦的經歷。但這些孩子在沒有目標的旅程中,抱團取暖,態度積極樂觀,為了活著堅強地走下去。
他們所做的這些事情,即使是成人也未必須能夠做到。戰亂年代更多地是給人以絕望。只有設身處地地想想帕瓦娜她們的處境,你就會理解這本小書帶給人們的震撼。象萊拉在雷區中尋找食物的故事讀來令人心酸,她也最終倒在了雷區,距離食物也是咫尺之遙。
多難興邦,沒有人想有這么多的苦難,但是在苦難來臨的時候,你采取一種什么樣的態度,生活就會給你什么樣的回報。有的時候,死比活著困難,還有的時候,活著比死更不容易。這個世界上,有太多讓人不開心、不如意的事情,沒有人能夠完全地杜絕煩惱。在這個時候,讀一讀這本如小溪般清澈的書籍,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發。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