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冬天的夜,萬籟俱寂,忙完日常工作、繁瑣的家務,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感覺自己屬于自己。就像總有一些美好的過去,被塵封在歲月深處,走到一定的時間,要開啟塵封,去與靈魂深處的自己相遇,才能讓自己更懂得,外在事物給我們帶來的意義。
? ? ? ?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總是深感空虛落寞,因為那些自己曾經的努力換來的都是無形的、似有似無的東西,這些虛無也總會讓我在某個時間段激發焦慮和恐慌。看到主流文化都是趨向于有形的收獲,會更加激發人們努力的動力,有時候也會對自己有些不好的評判。于是,歲月深處,我躲避人群,開始停住漂泊的腳步,慢慢學會享受這種孤獨,一個人獨守冬夜,也許我的收獲就是給自己的靈魂找了一個家。讓靈魂品茗,讓它與書相伴,抑或邀幾縷月光,乘月飛行,悲喜微茫,半夢半醒。
? ? ? 《樂記》中說:“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歲月清瘦了冬天,冬天卻安靜了光陰。在這樣寂靜的冬夜,我便也不再在意時間能不能追上白馬,如水的月光鋪滿窗欞,打開電腦,敲幾行自己喜歡的文字,靈魂開始慢慢地蘇醒。
? ? ? ? 能安住自己的靈魂后,也能讓自己處理事情越來越穩妥了。昨天,學校的老師找我投訴女兒——我行我素。大致了解,是因為老師讓孩子坐好,她沒聽老師的話;老師讓她周一做完升旗儀式后,不要換運動服,她也沒做到......剛開始收到信息,老母親的心開始焦慮,焦慮這個娃怎么這么沒有約束,總是要挑戰老師的規則?以后這娃會不會因為這個吃虧上當呢?這些來自靈魂的追問我要去哪里找答案呢?一頓狂風亂作以后,我安靜了下來。細細想來,這該是一顆隨我而來的、喜歡自由的靈魂啊!
? ? ? ? 后來,我開始換位思考,如果是我,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舉動呢?對孩子的行為有了一些感受和理解,和老師也做了一些溝通,能感覺到老師撲面而來的焦慮。她說到:“她帶100多個孩子,沒辦法管理得那么細。”我試圖理解她的情緒,同理了她需要帶100多個孩子的不易,也認同了她選擇老師這份職業的大愛;當然我也挑明了,既然選擇這份職業,就該要有比常人更該有的耐心和包容,這些小的約束可以直接跟孩子談,而不是動不動就給孩子貼標簽,而且要知道每個孩子的溝通方式,尤其是作為青春期階段孩子的管理方式方法更需要習得。我也表明,在家我也會找合適的方式跟她溝通,達成一致,盡量減少孩子在這些方面給老師帶來的困擾。最后,我們雙方達成一致。
? ? ? ? 生活的一地雞毛總是讓人碎不及防,時光默不作聲地把遇見的一些人,經歷的一些事,悄悄地丟在了光陰的對岸。歲月已晚,明白自己已不是曾經的那個少年,不再在來時的路上徘徊,懂得歲月愈深,愈要學會與自己的靈魂對話,讓自己走在世上越來越從容淡定。
? ? ? 堅守吧,堅守著到時候那一份清幽淡雅、寧靜吧,去感受夜的精美,感受日的絢麗,感受雨的飄逸,感受風的灑脫,感受雪的輕盈......這些都會使你感受到蔓延在生命深處的極致炫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