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火索:求安慰未果
早晨沒起床就看見陽臺的太陽,雖然還沒有觸摸到內心卻感覺到久違的溫暖。
昨夜頭疼醒了后覺得胃燒燒的感覺,起床喝了一杯水就覺得胃里翻墻蹈海,剛躺下沒多久又起床吐。吐得全是黃水,吐完之后整個胃和食道都被胃酸反噬的灼熱的痛痛的感覺,,空蕩蕩的胃更是增加了想吐的欲望,一夜無眠,輾轉反復到天明。
中午頭疼緩解后我在十八樓曬太陽,給我媽打電話說“媽我頭疼欲裂,昨晚起來吐了兩次,要死了。”
我媽一聽冒火的說“頭疼看醫生啊,給我說干嘛,三十多歲的人了還不會照顧自己…..”
在她還準備繼續叨叨的說的是,我不耐煩的打斷她說“我給你打電話不是想要聽你訓我,教訓我應該做什么。我只是想要一點安慰而已。”
我媽依然沒有安慰,繼續叨叨“你這么大的人了要我怎么安慰你?頭疼了那么多次,自己去醫院照個片子看看啊,這樣大家都放心。怎么長大了反而一點都不省心……”
我本來緩解的頭疼愈發的疼起來,夾雜著內心的酸楚:我媽怎么和別人媽不一樣呢,別人媽媽聽到孩子生病了都是噓寒問暖的,著急的就要跑過來看了。而我媽不管我遇到什么問題首先是把我訓一頓,然后再告訴我該去做什么。
雖然她說的都好有道理,但是此時此刻,我只需要一點安慰而已。
原因:自小省心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很多事情,也許能讓我找到老媽很少安慰我的原因。
小時候我是個特別省心的孩子,上學好好讀書從不遲到早退,也不早戀。只要是我媽交代的事情我一定很好的完成。在我媽眼里,女兒就是應該衣著干凈樸素,聽話,愛學習。
她是裁縫出身,引領我們那條小街上的時尚潮流。然而她從不教我穿衣打扮,從不和我一起逛街買東西。她偶爾給我做了一件紅底白點的襯衣后,我的好多同學的媽媽都讓我媽給她們的女兒做。無論是我媽賣布給別人量體裁衣,還是后來賣衣服,我都是穿的特別樸素和不上鏡。她覺得女孩子的心思要放在學習上,不要整天想著好看打扮。然而她最大的興趣就是逛街買好看的衣服。
別人說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而我從來就不是。
因為每次和她說了什么我認為是秘密的事情,她總是口無遮攔的告訴所有的人。別人都在無意識的說出來笑我的時候,她也一起笑,她覺得沒什么,然而我覺得她開始一點一點的破壞點我對她開始建立的信任。她覺得女孩子不應該有那么多的小心思,專心學習才是王道。
她很少和我聊天說別人的家長里短,但是會要求我女孩子每天要換內衣褲,不要說別人的閑話。在她和別人家長里短的時候,她總是讓我去看書,大人說話小孩一邊玩去。我不知道街上誰和誰吵架了,也不知道誰是我好朋友爸爸的情人。以至于我很多事情不敢和她說。
每次我和她說我們班女生誰的成績最好的時候,她總是記得別人的名字然后每次期中期末的時候問我,某某考了多少名,你得加油,別人怎么能考的到,你為什么考不到,沒事多問幾個為什么。我考差了她不會罵我,只是問我盡力了沒有,盡力了就行了下次繼續努力。我考好了,她反而有點疑問,你能取得的好成績?我不知道她是真的對我充滿了懷疑還是故意這種態度讓我不要驕傲。我對自己其實沒有看起來的那么自信。
問題爆發:開始叛逆
我的叛逆時期是結婚后,那是我最叛逆的時候。剛結婚不管是娘家還是婆家都說,結婚了要趕緊生孩子了,我偏不。你們誰都管不到我,我現在是成年人了。我有決定自己生活的權利,鬼才那么早生孩子。
其實當時我自己整個人都是焦慮的和焦躁的,真的。那時候剛結婚,無法融入婆家這邊的大家庭,自己都過的不好,自己都沒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個時候生個孩子豈不是更糟糕。
我媽沒教過我怎么和別人相處,為人處世。她從來不和我聊天關于那些家庭和婆媳間的瑣碎,她用她以為的最好的方式來保護我,但是卻讓我在最難的婆媳關系里面獨自掙扎。她讓我明白,遇到問題要靠自己去解決,她不可能永遠是我的保護傘。
她說話直來直往特別容易得罪人,她覺得自己內心坦蕩,不以為意還以為很光榮。殊不知,很多福報都是從自己口中溜走了。說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能收回嗎?
她特別固執,而我亦如她一樣。
初中的時候,有次她和她的朋友帶我一起去市里上街買衣服,那是我記憶中少有的一次。很多次都是她自己把我們的衣服買回來,我從來沒有和她一起逛街。當時她看中了一條褲子讓我試一下,大冬天的又是脫鞋子又是脫褲子我不愿意,因為不是我喜歡的款式和顏色。當時她很生氣說我,不懂事,這么好看,學生都穿這個。我固執的說,我不喜歡時尚,別人都穿的我就不穿。然后我們繼續走,我看中了一條褲子結果她不喜歡,她說這個是老太婆穿的太老氣了,不好看。然后我很生氣扔下褲子扭頭就走。她沒有追我,反而和我向相反的方向走去。我們都生氣了,這是她的朋友劉阿姨趕緊的追我把我拉住了,又叫我媽的名字,張彥,張彥,老子還沒見過和自己姑娘生氣的媽。
后來我媽見她朋友這樣說又過來了,但是我依然很生氣也覺得很難過。雖然后來她還是給我買了我看中的那條褲子,但是每次我穿的時候她總是說,不好看,太老氣是年紀大的人穿的。
雖然我知道她給我買的衣服都很適合我,給我搭配的衣服同學們都說我穿的好看,但是我心里還是有點不痛快,不是關于自主權,不是關于獨立,而是關于尊重,現在我才開始明白,她做的那些她以為對我好的事情,其實都沒有詢問過我的意見。
她很少詢問我的意見,很多事情都是她簡單粗暴的幫我決定了。所以在她面前我沒有平等的權利。
我生孩子是結婚四年后。期間婆婆以為我自己身體有問題,旁側敲擊和和我說身體有問題就去治療;還去木蘭山求了一副碗筷讓我吃飯用,一只小鞋子讓我放在枕頭底下,雖然生氣我也照做。這個時候我媽不僅不幫我還直接和我說,結婚了不生孩子有什么意思,整天幾個大人在家有什么意思,你趕緊的給我生孩子。當時她和我爸在唐山做生意,我們在廣州,真正的一南一北,我都沒覺得我們隔得有多遠,我還想更遠一點。
我主動給她打電話,她會問有事嗎。我說沒事,她就說沒事少說兩句就掛了吧。還沒等我興致勃勃的給她講我這邊發生的事情的時候,感覺一盆子冷水澆下來,透心涼。如果很長時間不給她打電話,她又會給你打過來興師問罪式的問你,這么長時間怎么不給她打電話。我反問她,沒事打什么電話。
我感覺自己說話和做事越來越像她,也越來越討厭像她一樣的自己。
自我反省:理解媽媽,自我成長
我開始反省自己,不能像她那樣,我得改變試著去理解她,至少讓自己喜歡自己。
我媽最愛打掃衛生和洗床單被套,她干活特別賣力,動作特別迅速。三下五除二就把家里打掃干凈了。
每次來我家,就開始訓我,家里地板這么臟,屋里擺的亂七八糟的也不打掃整理一下。說完就開始給我整理家里,抹桌子沙發拖地。如今我不會和她對著來,我會笑著說,你都不來誰做啊,就等著你來呢。她會笑著說我,怎么這么懶,小時候那么勤快總是幫我掃地,你弟都沒你勤快。
我知道,讓她干點活比讓她在哪里干坐著看電視好的多,她不想在姑娘家被當作客人,被太照顧,有種被排除在外的感覺。我開始理解媽媽的用心,用更好的方式和她相處。
沒生孩子之前她信誓旦旦的和我承諾我生了一定照顧我坐月子,好好的彌補我。說實話我不知道她為什么這樣說,我從沒有覺得她有任何虧欠與我的。
結果生了孩子后只照顧了我十五天并且錚錚有詞的和我說,你婆婆照顧你蠻好,我在那邊都看見了,也放心了。我要回去上班掙錢了,你自己好好照顧小孩。當媽的人了,就是大人了,再不能像以前那樣任性了。
雖然我很希望她能照顧我坐完月子,雖然我也試圖挽留她在這邊多過些時候,但是她沒有留下來。她特別在乎面子,她總是不想在姑娘家過很久,她覺得丈母娘在姑娘家待久了就是沒禮貌,自己不知道分寸。我說你這個觀念需要好好的調整下了,現在什么年代了還和你們那時候比嗎?她說,不管什么年代,女兒嫁人就是別人家的人,你現在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家庭。
后來我看到婆家這邊的二媽的女兒雖然出嫁了,但是三天兩頭的往娘家跑。沒有生孩子如此,生了孩子也照樣帶孩子回娘家。開始我很羨慕她能經常回娘家,但是卻被我婆婆無意中說到一句話“你二媽有時候也煩,這樣結婚了和沒結婚沒什么兩樣。”讓我明白這樣子結婚了像沒結婚一樣,自己都沒辦法獨立,怎么可能帶好孩子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會受他們最親近的人的言行舉止的影響。一位母親只是拼命的為孩子做這做那而忘記了教他們怎么獨立,他們如何面對外面的打擊,如何更好的做自己?我開始有點明白我媽為什么對我那么狠,她早就知道該我承擔的事情早點讓我承擔,否則現實會啪啪的打我的臉。
她就這樣一步一步的逼我長大,逼我在內心斷掉剛剛建起來對她的那點信任和依戀,讓我獨自建立自己的堅固城堡。在經過內心的煎熬和反復的煎熬后,我逼著自己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我已經成家已經生子,我都當媽媽了。很多的事情必須我自己來面對來解決。我在媽媽面前還是一個孩子,但是在成人的世界我早已不是兩三歲的小孩了。
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我的內心一點一點變的強大,我也終于明白:只有自己當媽之后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媽媽的艱辛和不易。
從十月懷胎到孩子呱呱落地,不是結束而是開始。你得適應再也沒有整夜的睡眠時間,你得適應半夜起來喂奶,你得適應孩子生病時候的焦躁和心急,我也終于明白當一個媽媽是多么的不易。以前對媽媽的種種埋怨也開始煙消云散,當然那不是一下子就沒有了,那是一個理解和被理解的過程。時間的積累,讓我更好的理解,當媽媽難,當一個被孩子理解和認同的媽媽更難。
寶寶一天天的長大,我自己內心也一點點的開始強大。我早已經沒有太多的敏感和多愁善感,我變得越來越實際,內心也漸漸充盈起來。
在生活中我會更加實際的來分析問題,而不是只是以一個小女孩的心思來想問題。在我早已成年而不想獨立的時候,我媽才去強硬措施來逼我長大,讓我打破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更多的關注我新家庭的家人。她幫我一步一步的剝離原生家庭,慢慢融入到婆家,過程雖然是有疼痛的,但是之后確實讓我收獲到蝴蝶脫蛹后的驚艷和成長,我擁有了獨自飛翔的翅膀。
在我想不通人生的時候,她呵斥我好好生活,在適當的年紀做適當的事情,該生娃就必須生娃。讓我不斷的尋找,不斷的去思考,不斷的去看書,不斷的朝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奮斗。我承認很多方面我不如我媽,雖然她現在依然打擊我,但是她也開始慢慢用成年人的思維方式去和我交流。
我在試著做我自己,我在試著做很多自己以前想做但是被她否決了的事情,然而她并沒有反對,而是帶著欣賞和贊賞的眼光看待我。雖然我沒有很優秀,但是我現在慢慢的開始把生活過的很順利。
婆媳關系融洽雖然有時候也會有摩擦,但是我知道孝順老人從不和長輩吵架;我有三五知己,閑時可以出去游山玩水,忙時大家各忙各的;我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我越來越感謝我媽,她教會了我很多,我也從她身上學會了很多引以為戒的事情。
我相信母女關系是一世的緣分,是需要好好呵護和維護的。從不解到理解,從排斥到接受,這是一段長久的旅程,過程雖然艱辛,但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努力。因為母親把我們帶到世界上,因為她們給了我們最美的期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