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體制內工作,遵守“游戲規則”很重要,畢竟一個人再怎么強大,也不可能具備改變環境的能力。否則,先賢哲人早就實現了,就不會有那么多懷才不遇的有志之士了。(需要注意的是,小編并不是勸說大家和世俗同流合污,只是想表達一個“先有生存、后有發展”的觀念,準確地說,應該是同流而不合污)
所以,與其苦苦掙扎,不如入鄉隨俗,好好學一學體制內的“潛規則”,先讓自己在體制內先生存下來,再謀求更加長遠的影響和改變。今天,我們重點講一講關于“說話”的學問。
在體制內工作,提倡多觀察、多思考、少說話,因為話多的人往往是非也多,也會比其他人沾染更多的麻煩。再說了,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人都是低調緘默的,而且功力越深說話越是謹慎,他們只會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而不是虛頭巴腦的自我吹噓。
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一多”“三少”。“一多”主要是指要多說順應規則的話;“三少”則是指要少說非議領導的話、少說吐槽抱怨的話,以及少說背地里的壞話。
01 多說順應“規則”的話
到底什么才是順應“規則”的話呢?舉個例子,領導召集核心骨干開會,研究涉及人事調整或利益分配的敏感事項。通常情況下,領導都是最后發言把關定向的,但是這次領導一反常態,率先談了他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且還特意強調那只是他個人的觀點,希望大家不要受他的影響。
這時候,作為下屬的你,到底該如何發言呢?
其實,領導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求大家按照他的意思發言并作出決定。否則,領導就不會率先發言表明觀點。如果領導真心希望其他人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那就絕對不會打破常規率先發言。要知道,能當領導的人,怎么會連議事程序這么簡單的事情都不懂呢。
再說了,你以為領導不做任何準備,就召集開會嗎?
什么是順應“規則”?這就是順應“規則”!因為你若是表達出其他不同的觀點,那就是典型的不聽招呼,擺明了駁領導的面子,事后肯定是要挨收拾的。
在體制內工作,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當你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力量還比較弱小,難以改變事情的走向的時候,小編建議你先順應“規則”保全自己,至少不要遭到打壓和排擠,一開始就被迫“出局”。(小編建議大家有空的時候,可以看看閻真老師的官場小說《滄浪之水》)
否則,你一腔熱血慷慨陳詞,即便想法和觀點再正確再有道理,又能對現實產生多少影響和改變呢?
02 少說非議領導的話
我們都知道,在體制內工作,和領導搞好關系非常重要,畢竟領導手中掌握著很多的資源和機會,作為下屬,向上管理做得越好,就越能實現進步與發展。
今天,我們暫且不談如何和領導搞好關系(關鍵兩點,服從和感恩,當然有時候還要博弈),我們就談談在說話方面,到底該如何防止領導對自己產生看法和意見。
其實,前人早就提示過相關的事項,告誡我們不要亂說領導的壞話。但是,又有幾個職場小白能夠真正聽得進去,在初入職場的時候,能夠做到背地里不說領導的壞話?
小編就是在遭受了諸多社會毒打之后,才深刻地明白了這個道理。
要知道,但凡是個領導,大多都有自己的心腹和眼線,你私底下非議領導,很快就會傳到領導的耳朵里,遇有機會領導不收拾你才怪。再說了,不管在什么單位,總有一些小人會為了取悅領導,去做一些“打小報告”之類的事情,如果你管不好自己的嘴巴,早晚是要吃虧的。
那有的人說了:說領導的壞話不行,那我就多說領導的好話。
其實,你私底下經常說領導的好話,也是有弊端的。其他同事可能會以為你是領導的心腹,或者是監視他們的“眼線”,會有意無意地疏遠排擠你。所以,關于領導的事情,最好什么都不要說,別人談論單位和領導的時候,你聽聽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去附和。
如果你遇到了那種非常差勁的領導,實在是忍受不了,那也要在吐槽之前想清楚。要知道,在體制內工作,你只有兩種選擇,要么主動適應領導,和領導搞好關系,要么果斷辭職,另謀高就。
03 少說吐槽抱怨的話
參加工作10多年,小編也有那么一段經常吐槽抱怨的時光,但是隨著閱歷的增加,我發現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或矛盾,都要一個正確的問題處理思路,要更多地立足自身立足現實解決問題,而不是以一種“受害人”的心態,把責任都推脫給外界。
要知道,吐槽抱怨除了圖一時口舌之快,對于解決現實問題沒有任何幫助,很多時候還會把問題變得更加糟糕。
舉個例子,你的直接領導對你有成見,經常抓住點把柄就“教育”你。但是,你也沒有多想,任由情緒泛濫,私底下經常吐槽抱怨領導。這樣做有助于問題解決嗎?當然不會!不僅不會緩和問題,還會加深領導對你的成見。
俗話說得好,只有弱者才會抱怨。遇到點問題就吐槽抱怨,這只會讓別人認為你能力不夠、水平不行,更加不愿意和你交往。因為你的言行反映出你是一個弱者,除了散播“負能量”,沒有其他真才實學。
再說了,從領導的角度來看,領導也不喜歡一天到晚散播“負能量”影響單位氛圍的人,必然會采取一些手段打壓之。
《天道》中的丁元英,就是真正的強者,從來不會吐槽抱怨,永遠都站在人性的制高點,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看待世人的一切。
什么是強者?強者就是懂得順應人性、順應客觀規律的人。什么是弱者?弱者就是那些沒有自信在現有的體制機制下取得成功,寄希望于“破格獲取”,妄圖逃避的問題的人。
所以,你若是能夠做到遇有問題不吐槽不抱怨,你就已經踏上了走向強大的道路。
04 少說背地里的壞話
常言道,常論是非事,必是是非人。
一個人若經常在你的面前說別人的壞話,那這個人八成也會在別人的面前說你的壞話。這樣的人值得交往嗎?顯然不值得。因為他們做人做事沒有原則和操守,更不會信守承諾和誓言,一旦遇有利益沖突,必將不擇手段。
我曾經就遇到過這樣一個同事,經常在我面前說別人的壞話,說別人這里不好那里不行。實際上,他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從來沒有換位思考,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一直在要求別人,卻從來不要求自己。
當我和他遇有利益沖突的時候,毫無意外,他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選擇了背地里使陰招。
再說了,作為一個成熟理智的成年人,不專心研究自己的事情,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反而一天到晚去說道別人的不是,這既違背人際交往的基本法則,更不利于保持積極良好的處世心態。
要知道,一個人混跡職場,能不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大多數時候并不取決于這個人對待別人的態度,更取決于這個人的內在實力水平。
黃渤也曾說過:當你弱小的時候,你會發現身邊都是壞人;而當你變得強大以后,你又會發現身邊都是和諧的笑臉。
所以,即便別人做得很差勁,也不要試圖用你的嘴巴去改變別人,終究也改變不了。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情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裝進別人的腦袋。正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最后的話】
我想,肯定有很多人羨慕那些口吐蓮花、能說會道的體制人,其實小編也想一開口就入木三分、引人側目。但是,說話畢竟反映的是一個人的內在思維水平和“三觀”認知,一個人如果沒有豐富的閱歷和深入的思考,是很難一開口就飽含真知灼見的。
所以,當你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觀察、多思考、多向有經驗的人請教。要知道,在體制內工作,少說話不僅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自我保護手段,更是一種潛心修煉不斷躍升的成長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