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當我們談到“愛情”時,往往是不加審視的,往往忽視了它的建構過程,往往以為愛情就是所謂的真善美,愛情就是政治正確。
而當你成長之后,你才會發現,愛情是其次的,生存和生活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時常因為愛情煩惱的人,一定會有一段漫長的單身時期吧,那個時候仿佛愛不上任何一個人,也不再被誰愛著。時間久了甚至開始習慣了單身的生活。我經歷過這樣的時刻,所以深知沒有愛情的日子是多么無趣。可怕的不是沒有戀人,而是不再為任何人動心的時候的百無聊賴。那段時期我覺得我將不再被愛了,結婚生子更是遙不可及的事。兩個人相守到老太難,我不知道如何度過熱戀期之后的漫長時光,我害怕當感情歸于平淡之后,日日面對著那個人身上的種種缺點,而不再遷就,嘮叨滿腹的自己。
我們錯在愛情一開始的時候就想著不要結束,以至于戀愛的過程中總是患得患失。有時候我們擺著竭盡所能對你好的架勢,卻做著阻斷他自由的殺手。我們錯就錯在想把戀愛當做天大的事,把對方當做生命共同體。當我看見好朋友偷看男友手機時的模樣,我發現她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可愛天真了,愛是相信也是隨緣。其實就算你看住了那個人一時,也不會嚴守一輩子。
于我而言,做最好的愛情便是,做他希望我做且我可以做的事,把我的想法和要求用最溫柔的語氣告訴他,不需要他懂得我的一個眼神更不用他猜測我唉聲嘆氣的含義,他愛我的時候我便相信他,他離開以后我便努力忘記他。
還記得那樣一個愜意的中午,在我重新領悟何為愛時:
“蔥、姜、蒜分別切末,再把陳醋和生抽調配好,辣椒粉放在小蝶上備用。”我一邊指手畫腳地提醒他,一邊偷看手機上的油潑面制作方法。
“面煮好了,快點撈起來。”我擺出一副老師指導學生的樣子。
他抬頭看我的時候突然笑得很大聲,然后一下子抓住了我拿著手機的手說:“大師,你原來也是跟網上學的啊?”
我有點不好意思:“別管我會不會,指導你還是有兩下子的,你看澆上熱油,咱這油潑面的賣相多好。”
我們兩個端著比臉還大的碗,坐在沙發上埋頭苦吃。電腦放在茶幾上播放著美劇,我們家養的小狗丸子君聞到香氣從遠處奔來,我瞥見他滴上油漬的睡褲便想著吃完飯要立即給他洗干凈。對我而言最好的愛情便是如此,兩個人做一件無聊的事,吃一餐簡單的飯,看一個輕松的節目,相對時笑,相思時也笑。
男人們總是很喜歡吐槽biao一類的女人。
她們喜歡包包,喜歡裙子,喜歡香水,喜歡口紅。
她們對于“不顧一切的愛情”的感知度非常之低。
卻對大部分的形式化的物質感受有著很高的敏感度。
她們沒有打算要“奮不顧身”
更沒有打算要“輕易相信”
而有趣的是,男人真正碰到了有著思想和精神追求的女人的時候,你們能有多少本事除掉那些你們的形式,你們眼里的三圍,你們眼里的“見色起意”?
理智的女人知道男人的那點追求根本達不到女人對于超我精神境界的追求。
理智會讓你看清楚人性,人可以一開始好好的,但是人也可以從好變壞,人性是變化的,人性是受環境影響而變化的。
人性是經不起你去反抗的。
而你最初寄托了多少安全感,最后就會痛的多么的厲害。
最初寄托了多少夢想,最后就會死的多么的徹底。
最初幻想了多少美好未來,最后就會明白到底什么是愛情。
愛情根本不存在,都是心理學使然、都是情緒和沖動使然。
愛情其實就是經不起考驗的人性的一部分。
一個人類去把一切追逐放到另一個人類身上的事情,都是P。
一個人類窮盡一生去和另一個人類共度一生,不是很反人性的嗎?
一個人就是為了自己活得,不是為“標準”、“一夫一妻”、“社會和諧”而活著的。
最后學會習慣獨處、能夠和自己面對面對話、和自己的孤獨好好相處。
最后也竟然發現,獨處遠遠高于愛情的境界。
愛情到底有多少是原始沖動,到底有多少是能夠達到超我的。
這些我們都會在一次次分分合合中看清世界大舞臺。
都是戲。
我愿意演,我愛演。
我愿意給自己制造幻象。
我承受得了幻想的高度。
我更加淡然接受幻想的死掉。
我看透了。
祝好。
一個人久了,就會變得很冷淡,不管是誰都可以非常的冷淡。有人說我這是外熱內冷,或許吧。單身久了,就不懂得如何戀愛,我只是從別人那里聽說了愛情。
上了大學,我才發現原來自己長得也還不錯,追求者不算多,卻也有那么幾個。我一直覺得現在的人都喜歡的太淺太淺,淺到見了一面就可以在一起,見了一面就可以上床。
我一直渴望那種牽了手就可以一輩子的愛情,可我知道那些只是電視里的情節。姥姥年輕時嫁給姥爺也就一床被子,后來攜手走過一生。現已白發蒼蒼,時常斗嘴,就像剛開始的愛情。
最開始知道愛情這個詞語的時候,應該是在六年級。那時候看了小妮子寫的校園小說,很俗的劇情,就是校草圍著一個平淡的女孩轉,最后牽手成功的故事。那時候老是幻想自己是故事里的女主,現在想想覺得好傻。
六年級,我們班級也有談戀愛的,那時候還不知道早戀這個詞。那時候的戀愛很純粹,見了面就會臉紅,牽個手都會開心好久。那時候對喜歡只有朦朧的感覺,只覺得長得帥,人好就行。
說說我的六年級吧,很平淡,卻也過的很開心。那時候,我們或許是電視劇看多了,就學著男生拜把子。我們一共有五個人,我們把這個組合叫做“五大金剛”。具體為啥是這個名字,我想或許當時覺得霸氣。我們五個人不僅學習好,而且長得漂亮,這個就把我除外。我們并沒有對班里人進行欺壓,我是沒那個膽量,我只是覺得多了一層保護。
學校里組織的活動,我們一定是積極參加,校長對我們幾個也很看好。因為她們四個和校長都有點關系,而我只是呆了七年的老生。
開學了一兩個月,和同學們也都混的很好。慢慢的,她們幾個都有人追。我們幾個坐一塊聊天的時候,她們說我們每個人都要說一個班里自己覺得長得帥的。到時也就隨口說了一個名字,后來發生了很多事都與那個名字有關。
班里很多人都拿我們開玩笑,說是我喜歡他。當時我也沒否認,后來也覺得自己就是喜歡他。喜歡,當時真的不懂啊,只是覺得他笑起來很好看。我給他寫過情書,送給他我的照片,貌似做過很多不可思議的事。當時我只是覺得喜歡就是付出,就是對他好。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廂情愿。
然后?
然后就沒有了然后。我們沒有在一起,只是提起來的時候會覺得那時候的自己有點傻。同學聚會的時候,看見了還是會有點拘謹,只是確定了那不再是喜歡。記憶里的人是不適合見面的,因為見了面就再也不是當年的模樣。
后來我懂得了喜歡不能輕易說出口,說出口了就成了別人的負擔。只是我再也不會為誰去付出那么多,再也不會一腔熱血。
我是那種可以和男生玩的很好的女生,僅僅是玩的好。高一的時候,我和一個男生玩的很好,好到那種無話不說。有些時候,我覺得和男生玩比和女生玩要放的開。因為你說話不用小心翼翼,不用怕對方會因為你無心的一句話就生氣。總之,和男生相處很舒服。
當然,那時候男生女生之間玩的好也會有閑言碎語。聽多了,自己難免也會想多。后來聽說他和另一個女生告白了。那時候,我們座位離得很遠,也沒說過很多話了。所以只是聽說,剛開始還不相信。后來那就祝福吧。
高二的時候也學別人網戀。他和我不是一個學校,但學校離得也挺近。他已經高三了,不過整天逃課。在開學的那天,我們見了一面。也就說上兩句話,他又去網吧了。后來談了一段時間發現他留言板上有很多女生給他留曖昧的東西。我沒有問,我知道就算問了也會被敷衍過去,但更怕的是他承認。
有人說網上說的再多的東西都是騙人的,都是自己自欺欺人,言語是最無力的東西,很蒼白。
這段不知道算不算是戀愛的戀愛就這樣不了了之。人嘛,總得現實點。
到了大學,我跟室友說沒談過戀愛,她們是半信半疑。我自己也不知道該不該選擇相信。說著喜歡我的人,我們成了好哥們兒。我覺得我真的挺適合當哥們兒的,不適合做女朋友。
有時候害怕談戀愛,就像一開始就知道了結局,那就沒必要開始。或許是自己的想法有些太悲觀,事實我是一個樂觀的人。悲觀和樂觀在一個人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定義自己。
就好比有的時候我可以對你超級熱情,有的時候也可以超級冷淡。就像一個矛盾體,我說自己是神經質。有人說每次和我聊天的感覺都不一樣,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我也害怕別人對我好。我可以對你好,但你不可以對我太好。別人對我太好,我會感到內疚。有時候感覺什么都給不了別人,就連安慰的話都不會說。你離我進一步,我可以退十步,甚至百步,有時候連朋友都做不成。有人說我這是涼薄,或許吧。
我寫了好幾篇小說,不長。我寫的都是沒開始的愛情,因為我也不知道戀愛中的人是怎樣的。雖然看過很多感人的故事,但畢竟沒有經歷過,只靠想象是寫不出好的文章的。
一開始我想著寫悲傷的愛情,因為很多事情都是沒有好的結果的。后來發現,悲傷的也寫不出來,我的文章只能稱為唯美吧。普通,又有點新奇。
不要因為也許會改變
就不肯說那句美麗的誓言
不要因為也許會分離
就不敢求一次傾心的相遇
總有一些什么
會留下來的吧
留下來作一件不滅的印記
好讓好讓那些
不相識的人也能知道
我曾經怎樣深深地愛過你
——席慕蓉
或許我不懂愛情,我害怕它的到來,也不相信它的存在。在這個浮庸的世界,早已沒有了純碎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