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長情陪伴,關愛留守兒童
——鄭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紀實
本文參加#感悟三下鄉,青春筑夢行#活動,本人承諾,文章內容為原創,且未在其他平臺發表過。
2017年7月8日,鄭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支教調研分隊一行十人在河南省濮陽市柳格鎮清豐縣東南小學開始了十天的支教之旅。十天說長不長,說短也并不短,但就是在這充滿意義的十天里,我們不僅給當地的留守兒童帶去了禮物、知識、溫暖,同時也收獲了孩子們,鄉親們濃濃的愛。
有人說陪伴是絕望時一個鼓勵的眼神,受傷時一句安慰的話語,無助時一個溫暖的擁抱。而對于我們所有的志愿者來說,陪伴,是我們對這些留守兒童的愛,一天天的陪伴是一句句長情的告白。時光荏苒,不知不覺中鄭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已經和柳格鎮東南小學牽手共同走過十年光陰。在這十年時間里,我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每次支教都是難忘的回憶,我們彼此幫助,相伴成長。
積極的報名
2017年7月9日,我們開始了第一天的支教生活,令我們所有人意外的是孩子們早早地就守在大門口,剛剛8點已經有60多名孩子完成了報道,看著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的快樂的笑容,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是美滋滋的。
孩子們天真的問道:“老師,你們怎么才來啊,都等你們好久了,放暑假就盼著你們來呢!”更有一個小女孩說到“老師,這兩天下雨,我就天天祈禱別下了,我就怕雨太大,鄭州大學的老師就不來了。”,孩子們心中最純真的想法感動了我們每一位支教老師,簡簡單單的話語卻充滿了他們真摯純潔的情感。
看著孩子們對知識如此的渴望,我們每一位志愿者心中都燃起了一團火焰,迫切地想把自己所準備的知識傳授于可愛的孩子們。
趣味小課堂
支教的時間并不長,我們無法帶給孩子們太多的知識,只能盡我們最大的努力開闊孩子們的視野,帶他們去看外面的世界。在課程安排方面,我們以啟發性和趣味性為重點,根據自身的特長,開設了數學、英語、體育、美術、音樂、手語、語言表演、人文地理、歷史、醫療急救十門課程,進一步豐富課堂內容,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
美術課無疑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程了,專業學習過美術知識的志愿者馬雅琪為孩子們講述著美術各方面的知識。蠟筆、水粉、畫筆、面具,一個個美術課程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看著孩子們憧憬的眼神,我們都感到了無限的滿足感。
在美術課上,志愿者馬雅琪認真的給孩子們教著自己學習到的畫畫技巧,以前完全沒有接觸過的知識領域令孩子們激動不已,還有一些孩子認真地記著筆記,還不時向老師提出一些自己心中的問題。“老師,我長大以后也要做一個有名的大畫家”一個孩子笑著說。畫畫仿佛是孩子們的天性,給他們一支彩筆,他們就能描繪出自己眼中多姿多彩的世界。
這次支教我們本著給孩子們拓寬知識面的本意,特意開展了孩子們從未接觸過卻又十分喜愛的手語課,志愿者方芳在鄭州大學特意學習了基本手語,孩子們對這門新鮮的課程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在充滿興趣的手語課上,無論是孩子們還是志愿者都收獲了知識,收獲了快樂。
體育課無疑是小學生們最喜歡的課程之一,經過了解,東南小學的孩子們在平日上學的時候很少接觸籃球課,志愿者劉屹和屈青珩從鄭州大學帶來籃球,將自己所學到的籃球基本技術技巧一一教給孩子們,孩子們雖然平日不常接觸籃球,但是在志愿者的教授之后,都展現出了很高的天賦,相信孩子們在以后系統的學習之后,一定會有更好的發揮與發展。
一起升國旗
2017年7月10日,星期一,東南小學和機械工程學院一起進行了一次充滿意義的升國旗儀式。雖然天氣炎熱,但是孩子們和志愿者們都堅持進行升國旗儀式,神圣而又莊嚴。孩子們胸前飄揚的紅領巾,堅定的眼神,挺拔的身姿讓大家相信,祖國的明天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趣味運動會
在得知孩子們很少參加運動會之后,我們志愿者決定給孩子們舉辦一場趣味運動會,既鍛煉孩子們的身體,又豐富孩子們的業余生活,給孩子們帶來快樂。本次趣味運動會,我們一共準備了籃球投擲、籃球運球跑,乒乓球接力跑,夾氣球跑四項比賽,在比賽中孩子們收獲了滿滿的快樂。
滿滿的感動
在我們來到東南小學之前,濮陽天氣情況不是很好,大風破壞了學校內為數不多的石藝裝飾,散落的石頭給孩子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多的麻煩。隨地散落的石頭還有可能對孩子們造成誤傷,鑒于此,我們支教的志愿者決定幫助在校老師一起把破損的石頭清理干凈,給孩子們一個安全干凈的學習娛樂環境。雖然天氣炎熱,我們志愿者都滿身大汗,但是為了孩子們,這點苦這點累又算得上什么呢。看著被我們清理干凈的校園,看著孩子們自由奔跑的身影,沒有什么可以比這更能感到快樂了。
在上體育課的時候,一名三年級的小男生跑的太快摔破了膝蓋,志愿者們立即帶著他來到醫務室,用涼水先清理傷口,然后又涂抹上了一些消炎和止血的藥物。
一名四年級的小女生因為沒有吃早飯又喝了太多的涼水,在上數學課的時候突發肚子痛,志愿者老師先帶她去醫務室簡單的進行了檢查,再確定并無大礙后,志愿者親自將她送回了家里,她的母親非常感謝這我們志愿者,我們心里無比的溫暖與幸福。
在和孩子們相處的十天里我們付出了很多,但收獲了更多。我相信無論是孩子還是我么志愿者都收獲了滿滿的感動。
調研走訪
留守兒童已成為一個社會關注的群體,在支教之余,我們在帶隊老師的指導下,積極準備,采取靈活的調研方式,走訪東南小學部分留守兒童家庭,對特殊困難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幫扶。
本次調研走訪,我們一共調研了5戶人家,他們幾乎全都是留守兒童,爸爸媽媽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他們年紀雖小,卻十分乖巧聽話,性格也很活潑開朗,刷碗、做飯……他們用稚嫩的雙肩擔起重任,幫助家人撐起了這個小小的家。真心希望他們可以健康快樂地長大。
文藝匯演
據我們了解,東南小學除了六一兒童節之外,孩子們很少有機會參加正式的文藝表演,這對他們的全面發展有著很大的阻礙。因此,我們在7月15日和孩子們一起舉辦了一場屬于他們的文藝匯演,送給孩子們一個表現自我、放飛自我的舞臺。
這次文藝匯演,從主持到表演都由孩子們自己完成,我們只是伸出雙手,在背后推動他們,邁出這成長性的一步。盡然孩子們表現出一絲絲膽怯,但他們走上臺前的勇氣,已經贏得了我們的掌聲。
開場舞——兔子舞,老師和孩子們一起跳舞瞬間就把本次文藝匯演的氣氛點燃。
兩個可愛的小女孩雖然沒有太多的唱歌技巧,但她們就是喜歡唱歌,用自己純真的聲音完成了一首《蝸牛與黃鸝鳥》,她們干凈的嗓音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一段《少年中國說》的精彩朗誦,沒有太多的專業朗誦技巧,卻用嘹亮的嗓音表達出中國少年的鋒芒銳氣——“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短暫的支教活動在文藝匯演中落下帷幕,在這個即將豐收的季節,我們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陪伴孩子們享受愉快暑假的同時,也收獲了豐碩的果實,更給我們一行十人的內心深處留下了無法抹去的痕跡。我們與孩子們終將分離,他們的明天依然等待著他們自己去譜寫,他們的命運依然等待著他們自己去改變。我們撒下了種子,而豐碩的果實只待他們努力耕耘后去收獲,祝福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