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閨女完成《老人與海》的讀后感,恰巧,我也十分喜歡海明威的作品,就跟著孩子再讀了一遍。《老人與海》畫面感非常強,似乎沒講什么大道理,描寫的是一位老人出海打漁所經歷的事情,對于人物和細節的描寫更是特別突出。但讀完這部短篇小說,卻發現,它通篇的字里行間,都在講述這個道理:盡管知道不免失敗的結局,仍然要有直面失敗的勇氣!
為什么不放棄那條魚?為什么要冒著生命危險,與一條魚殊死搏斗,已經84天沒有收獲了,大不了又是尋常的一天,最終,拼死贏回的大魚卻便宜了鯊魚們,最后老人只得到了一副不值錢的魚骨,值得嗎?我想,很多人讀過《老人與海》都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要做這些事兒?因為我是一個漁夫。”老人說。是的,因為是漁夫,所以打漁是他的職責,同樣地,因為我們生活在當下,也要把奮斗作為自己的職責,不畏懼失敗。
就像我的現在,一把年紀重新嘗試寫作,盡管清楚將要面臨一個一個的失敗,還是勇敢地開始,迎接挑戰,努力克服寫不出的困難,多看書,多思考。從這個層面上來講,我也是一個漁夫,而寫作就是我的大魚,各個寫作平臺就是無邊無際的大海,我勇敢地啟航,挑戰極限,努力生存。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