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后,為夢想尋找現實的出口》
作者:中信出版社出版,李梓新主編。推薦理由:看看別人的故事,想想你的人生。無論你是學生族還是上班族看完會有所收獲的。我不知道你會不會喜歡這本書,但我用我最大的誠意來推薦給你。從年前看到年后,看得很慢,因為需要消化的思想和信息量比較大,也是現在看書容易分散注意力,常常看一篇就隨手拿起手機了。這本書是圖書館借的,看完打算去買一本。還有一種辦法是可以關注中國三明治的微信。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小山河》作者:葛亮
推薦理由:78年生的葛亮,骨子里有著濃厚的文人氣質。王世襄與他祖父是生前好友。文人之家走出的葛亮自身是港大中文系博士。文學底蘊可見一斑。作品《北鳶》《朱雀》《七聲》《迷鴉》《繪色》機緣巧合下我這些年居然都看過,沒有刻意去尋他的作品來讀,只是在書架上看到就會拿起,可以一閱。這次看到的《小山河》是隨筆集,寫了他的故鄉南京,寫了他的生活,以及一些對人世的感受。娓娓道來,似與君子面晤。需要靜下心來讀,不然會覺得有些枯燥。葛亮先森其實是溫潤書生模樣。哈哈。
圖片發自簡書App
《孤島集》作者:毛丹青
推薦理由:毛丹青先生是位旅日作家,如今在日本待過的歲月已超過在國內的時間。看了書才知道他開始的求學生涯并不順,因為窮迫做起水產生意。不過后來還是回到校園讀完他的學業。成了一位用日語寫作的作家,也是一位大學教授。他用他對日本的了解和理解,寫了很多促進中日文化交流的文章,這本書是他在《知日》雜志和《北京晚報》上寫的專欄集。前12篇用十二種色彩寫了十二個他的舊友古交,每種顏色都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末尾介紹顏色在日本語中的意義。后面12篇是一些文學評論。適合睡前閱讀,超催眠。哈哈。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完這三本,能夠記得的內容很少,但是會覺得這個世界上還有那么多人在認真寫作,真好啊。
有人寫,也要有人看。希望自己分享的只言片語,能夠讓你某天走進書店,買下你喜愛的那一本,收獲屬于你的閱讀體驗。
網絡的快捷訊息占據我們大部分的信息來源,我們接觸了太多片面的文化,思想飄忽不定,個人觀念被大眾價值導向,閱讀這件小事似乎被越來越多的人忽略。
前段時間刷屏的《中國詩詞大會》,看了會汗顏,上學時還能背出的詩詞如今只能記住幾句。節目也讓董卿阿姨的文化底蘊刷了屏,沒有大量的閱讀和文學修養,這個節目她是主持不來的,事實證明,她的氣質和節目完全相符。
少年,有時間記得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