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被這本《被討厭的勇氣》刷屏很久,終于在上周拔草看完了這本號稱“看完就能獲得幸福”的書。
現(xiàn)在我獲得幸福了么?當然不可能,但對阿德勒的積極心理學有了一定認知,從心理學的角度了解了如何追求幸福。
這本書是日本的兩位作家寫的,書中將阿德勒的思想融匯到“青年”和“哲人”的對話中。青年內(nèi)心迷茫困惑,故二者思維水平有一定差別,“哲人”針對青年的一個個困惑深入淺出解答,這個過程對于積極心理學小白讀者特別友好。我也因為讀了這本書,打算后續(xù)看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
1.我們的不幸是由過去決定的么?
看過好幾本武志紅的書,我對原生家庭理論深信不疑。也潛意識認為,我之所以是現(xiàn)在的我,在我出生的那一刻,在我父母養(yǎng)育我的那段期間就已經(jīng)決定。
不否認,這個理論在我初出社會,對外界一片混沌的時候,給我打開了一個認識自我和世界的窗口。比如曾經(jīng)對于“為何我和別人不同”這個話題苦惱很久,也是聽到原生家庭理論后豁然開朗。
但人總是要面對當下的生活,如何在當下生活獲得幸福,阿德勒給出的配方一就是:
任何經(jīng)歷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我們并非因為自身經(jīng)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chuàng)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jīng)歷中發(fā)現(xiàn)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jīng)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jīng)歷的意義。
我們的原生家庭是有各種不幸,但歸罪于父母,又能如何?大概率這輩子都聽不到父母的一句道歉,難道我們要這么忿忿不平地過一輩子么?
換句話說,是不是因為我們的執(zhí)念,把原生家庭的影響多倍放大,成了我們逃避現(xiàn)實的借口。“有時候,我們下定決心不改變。”
2.一切煩惱來源于人際關(guān)系
焦慮是當代人的常態(tài)。我們?yōu)槭裁唇箲]?為車子,為房子?歸根結(jié)底,還是相互比較和競爭的結(jié)果。我們怕職場被淘汰,我們怕孩子教育沒跟上,我們怕在人生的比賽中輸?shù)煤軕K。
其實人生不是比賽,在意自己長相的也只有你自己。
我們也自卑。自卑自己的長相身材,自己的出身、能力,自己的性格。因為潛意識覺得我應該像別人那樣才叫正常。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上海上大學,我更加意識到我的自卑,我常常覺得同學們都在背后嘲笑和議論我。走路時對面同學們互相聊天,我甚至都會懷疑是不是看到我在講我壞話。
我很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也神經(jīng)質(zhì)的認為別人很在意我。到后來我把注意力逐漸轉(zhuǎn)到自己身上,開始面對真實的自我時,才發(fā)現(xiàn)別人怎么看都是其次,重要的是自己。況且別人才沒有那么有空呢。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的比較。
作者還提出了人生三大課題:交友課題、工作課題以及愛的課題。
行為方面的目標有以下兩點:
①自立。
②與社會和諧共處。
而且,支撐這種行為的心理方面的目標也有以下兩點:
①“我有能力”的意識。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識。
3.不要活在他人的期待中
我們自卑,是因為我們想要尋求認可,想要滿足他人的期待。阿德勒說這種想法的成因就是“賞罰教育”。因為做了父母或老師認可的事就得到了表揚,做了不認可的事情就受到懲罰。在這種教育下會有一種錯誤的思維定勢:“如果沒人表揚,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沒人懲罰,我也做壞事”。
小時候乖乖聽話,想做的事父母不同意就絕不會再堅持,是因為父母喜歡乖孩子,這樣能得到表揚。
長大后父母想要我留在老家工作,而我卻堅持留在了大城市。是因為我學會了“課題分離”。
基本上,一切人際關(guān)系矛盾都起因于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遇到問題時, 首先要思考一下“這是誰的課題”。然后進行課題分離——哪些是自己的課題,哪些是別人的課題,要冷靜地劃清界限。
批評和表揚都是對關(guān)系的操縱。
我們表揚或者批評他人只有“用糖還是用鞭子”的區(qū)別,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縱。阿德勒心理學之所以強烈否定賞罰教育,就因為它是為了操縱孩子。
希望被別人表揚或者反過來想要去表揚別人,這是一種把一切人際關(guān)系都理解為“縱向關(guān)系”的證明。你也是因為生活在縱向關(guān)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揚。阿德勒心理學反對一切“縱向關(guān)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際關(guān)系都看作“橫向關(guān)系”。在某種意義上,這可以說是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原理。
在職場上,我有一段時間特別在意領(lǐng)導的意見。領(lǐng)導對我鼓勵,我則非常開心很有干勁,領(lǐng)導稍微有懷疑,我立馬認錯,拿來重做。現(xiàn)在想來,也是把領(lǐng)導看成凌駕于我之上的立場來對待。即使是領(lǐng)導,也可以就事論事,平等(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另外,“你真棒”這樣的詞也有縱向關(guān)系的意思,橫向關(guān)系的話,可以說“這件事真的幫我大忙了。”之類的話。
4.活在當下
最后一章作者給出了更深入的獲得幸福的對策:接納自我、他者貢獻、他者信賴、活在當下。
其中前三者的關(guān)系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突破點都在于我:
正因為接受了真實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納”——才能夠不懼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賴”;而且,正因為對他人給予無條件的信賴并能夠視他人為自己的伙伴,才能夠做到“他者貢獻”;同時,正因為對他人有所貢獻,才能夠體會到“我對他人有用”進而接受真實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納”。
對于書中關(guān)于自我價值、共同體的部分其實還不是很理解,打算再看看阿德勒的書來補課。
第一次看積極心理學相關(guān)的書,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生活還是原來的生活,但我看待它的方式又多了一面,還是積極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