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這兩天也不知是怎了,盡是些工作上的糟心事。
前天晚上,別部門同事發給我了一篇5.17的微文,希望安排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幫忙推廣。考慮只是一篇副帖,我們公眾號一般發文是在每周五下班前,所以想著只要在周五前安排下去,就OK了。所以,這幾天忙培訓,直到今天下課后,我把微文轉給負責公眾號的小朋友,讓他安排到明天的推送里。沒想到,他給我來句:“我們跟主任商量了,這周只推一個5.12地震的公益帖。”還附上一句,“主任審核完了,明天中午就推”,然后把明天準備發的帖子丟了一個鏈接給我。還說了句,“下次早點跟我們說,我們好安排。”
R
其實看到自己的下屬已經安排了這么一系列事情,但我都毫不知情,心里已經有點不舒服,再看到最后的這句埋怨,我的情緒刷地一下,就被點燃了。這樣越級處理事情的方式,讓我非常尷尬和被動,也有些不被尊重后的惱怒。
I
首先,這件事,只是一個導火索。其實微信這塊的工作,我平時參與度是不高,一方面是因為他工作完成得還不錯,也很負責任,所以沒有過多去干預和影響他的安排;另一方面,我們是剛合并到這邊部門不過半年,副主任又是他們原來的領導,可能養成一個較習慣的工作流程,主任任務會直接安排給他,他完成也直接拿去給主任看,看完就直接發了。所以,這樣事情多了,自然我就被置身事外了。當然有領導在把關,我也沒太多好摻和的。但畢竟微信公眾號也在我負責的范圍內,不管事情我有沒有直接參與,一旦出了什么問題,我作為負責人勢必也會有責任。
其次,這件事也給我提了一個醒,讓我看到了自己管理的缺失。雖然他的做法存在不妥,但畢竟他是職場新人,處世經驗不足,尚可理解,我作為一個他眼中的前輩,應該自己有這個規則意識,我精力有限,關注不到所有細節,我應該事先給他明確指出他的工作職責范圍、和我的溝通關系和方式,要明確指出哪一類工作需要告知我,哪一類我可以不用關心。
D
經過一番溝通,今天事情得以暫時解決,他也理解了我的立場和感受,并承認他的處理方式存在問題。今天我能壓住情緒,去冷靜溝通的處理方式,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后我該怎么處理,去規避再出現類似問題?
我將對自己的工作方式進行調整:
1、向上下級爭取知情權:下周到單位,找直屬領導進行一次溝通,明確后續工作流程中順序,要求領導在安排工作時,能通過我或者告知我。要求下級在推送前,將稿件臨時鏈接同步發送我審核,以便萬一出現問題,我能知情處理。
2、對下級疏導溝通:下周再約談一次下屬,通過真誠溝通,探尋他的真實需求及想法。對從中探尋到的對方在工作上的壓力和抱怨,進行應對疏導,消除不良情緒。同時真誠去認可對方能力,并展現自己在其工作領域的一些見解和策略,傳遞認同感。
3、對自己工作關注點調整:1)日常關注點調整:從下周開始,親身參與到每周一次的公眾號推送內容的統籌和策劃中,全面了解具體工作內容,在此基礎上明確分工協作的流程和規則,如每周三下班前確定主副帖內容方向、由我合理分擔部門間領導層間的協調工作、下屬則集中精力做好內容層面工作等;2)發展關注點調整:將ABZ法則運用于近兩年公眾號的發展策略上:A做好內部支撐工作,爭取資源和支持;B積極運作異業合作的外部鏈接,積累挖掘公眾號價值提升機會;Z做好粉絲運營,穩固用戶群,把用戶資源握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