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20多歲的時候,我讀了好多書都在是強調整社交對于我們每個人的重要性,那時的我,這些書的影響,整天忙碌于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忙于認識各種不一樣的人。記得那時我姐姐都會跟我媽媽抱怨說整天找不到人,而接觸的人越多,視野更開闊我就越對各種別人的評價置之不理,仿佛我在認識的世界跟他們的完全不一樣,我也懶得跟別人解釋,也不想為了別人的評價而妥協自己認為對的東西。
一晃幾年過去了,當我站在30歲這個角度去看問題的時候,我突然有一種感覺我浪費了好多好多的時間在無效的社交上面。我一直覺得社交不應帶著太強的目的性,你應該多去接觸各種不同類型的人,多拓展自己的視野。而正是因為這種不正確的觀念,很多時間,當遇到聊不來的或者對我來說沒太多學習性質的人,出于禮貌我也會硬著頭發跟他們聊完天,而這導致的問題是對方會覺得我們還聊得挺好的,會再次約我出來,所以我進入了不斷浪費時間的惡循環。
現在的我更多的是專注自我的提升,我只見我覺得對我來說比較重要的人,更多的時候,我會放在閱讀,思考,寫作,創作之中,我想這當中的轉變,年紀的增長是一個很大的因素。當你站在30歲這個年齡的時候,你突然有一種想抓住時間的感覺,你怕自己再不重視自身的修煉會跟不上這個社會的節奏,你看到別人的成績都是慢慢積累下來的你也會希望模仿,你會害怕自己到40歲的時候再來忙。可以說,這種種原因會讓我開始把時間更多地放在自己而不是別人的身上。
上次跟一個朋友聊電話,當我跟她說我現在更多的是把時間放在自己身上,沒再怎么參與社交活動的時候,她語重心長地跟我說,邏輯思維里強調社交對人是很重要的,她還建議我一定要積極參加一些活動,多結交一些有識之士,說不定這些人在我需要的領域可以幫助到我。我當時在跟她聊電話的時候也覺得她講得挺對的,可是放下電話后,我就覺得就算參與社交活動是對的,但是放在什么年紀去做也很重要。在我們20幾歲的時候,我們身邊的朋友圈在慢慢固定下來,年紀越增長,接愛新朋友的機率就越低。所以當你三十歲的時候,你發現你已經很難融入別人的社交圈里,如果你對別人有一些價值,但別人水平不及你的時候,你可能更多的是指點,但你不想花太多時間跟這種人交往。而遇到能力比你厲害的人的時候,你想建立關系也是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建立的,而這種時間的投入也未必見效,也取決于別人是否愿意跟你建立這種關系。所以,到三十幾歲的時候,就算你想參與社交活動,你也很難跟別人建立起關系,這也許是我們心智慢慢成熟的原因吧。
而在這個時間,更多地把時間放在自我提升上面其實我覺得也沒錯,當你知識面廣,你了解的事物的本質更深的時候,別人會愿意跟你靠近,因為他們想從你身上汲取一些東西,這個時候,你來別人來講是有價值的,他們會花時間來與你建立聯系。我在看到一些朋友到三十幾歲才來開始忙于建立各種社交關系時,有時候覺得他們很累,再這樣看的時候,我就不再覺得我自己二十幾歲時投入的時間是浪費的,因為相比起你三十歲你需要沉淀的時候去通過社交活動去建立各種關系,二十歲這個年紀去做會更好些。
現在看看我在畢業交到現在建立良好關系的這些朋友,好多跟我的三觀是一致的,所以大家慢慢才能變成很好的朋友,而這些朋友當中,很多都是有思想,很上進的一些人,我用了幾年的時間慢慢篩選的這群朋友會在我這一輩子當中都充當非常重要的角色,我應該感到慶幸。或許,生命本來就沒有后悔藥,你浪費的時間,也許也是一種財富,因為不浪費點時間去篩選,你可能也很難碰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
無作寫作訓練營第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