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級部開會,要求孩子們與家長合作寫親子日記。在微信群將此事告知家長們,大家都說不會寫,還有家長讓老師教一教,寫篇例文也好。在網上搜集了些許資料,又找了自己和孩子以前寫的親子日記,理清思路,組織語言,整理如下:
親子日記最早是家長用來記錄孩子的點點滴滴,如:何時學會翻身、坐立、爬行、走路。一般是出于家長對孩子的關愛及家長對親子共處美好時光的回憶。
一、內容
學校要求寫的親子日記,內容也是這樣的。
1.記錄孩子和家長的親子故事,孩子每天都經歷一些事情,其中也不乏與家長一起的經歷。家長可以選擇自己認為有意義或有意思的事情記錄下來,不久的將來拿出一看,滿滿的溫馨,有木有?
2.孩子慢慢長大,進入校園,脫離了家長的視線,家長對他們的學校生活也是充滿好奇的。孩子在學校有豐富多彩的生活,孩子放學后家長可以問一問,在學校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學到了什么知識,然后整理記錄,還可以加上家長的感想和期望。小學三年級以后,孩子學習了寫作也可以讓孩子來寫。
二、形式
親子日記的形式可以和普通日記一樣,寫在日記本上。可以家長自己完成,也可以親子合作,親子對話。
科技發達的現在,親子日記還可以通過網絡記錄。如,現在我寫的這種簡書,既可以發圖片又可以加些許文字,圖文并茂,直觀形象。
三、意義
親子日記發展到今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物,它的意義顯而易見。
在孩子小時候,它可以幫我們留下最美好的瞬間,給我們最美好的回憶。
上學后孩子的親子日記,還可以幫了解孩子的學校生活方便家長指導。對于老師也是如此,方便老師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狀況。
親子日記是孩子的成長軌跡,是家長的美好回憶,是老師的寶貴資料。寫好親子日記,家校合作,孩子受益,生活更幸福,何樂而不為呢?
以下是有一次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又沒有主動承認反思,我與孩子的書面對話,僅供參考:
與孩子的心靈對話要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本著幫助孩子的目標出發,不要只是一味的責備,孩子畢竟還小,他們需要的是理解幫助和指導。
尊重孩子,陪伴成長,是家長和老師的共同責任,讓我們從親子日記開始吧!
后記:
第二天孩子們上交了自己和家長的處女作,不用仔細看都是驚喜連連。這篇孩子寫的好,那篇家長說的妙,有的家長語言幽默、善于表達,有的家長描述具體、特別用心,也有的家長表達了對孩子的殷殷期望,每一篇都讓我驚虛不已、肅然起敬。咱們的家長真棒!
附部分作品:
有點給家長布置作業的感覺,家長們這次表現很棒,以后要繼續保持,堅持到底,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