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是一個狠心的小孩。
在上小學的時候,就經(jīng)常期盼趕快上初中,上初中就可以住校了,住校就可以離開家了。
那時,我以為離開家,就意味著長大。
我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活,想吃什么,想穿什么,想玩什么,都不用再遵循他們的訓導。
那時,我以為這就是自由。
可是,長大的過程,并不是那么舒坦自在,其實還有點苦澀;自由的滋味,也并不是那么酣暢淋漓,其實路途艱辛無比。
但是,幸好,就算曾被命運放逐,只要上岸,總會有一盞橘黃色的燈在等候。
02
妹妹今年上小學五年級,從去年伊始,就開始住校。
我問她:你最喜歡星期幾?
她不假思索:禮拜五呀!
——為什么呀?
——因為禮拜五就可以回家了呀,可以看電視,可以吃肉,可以玩呀!
——你都不想奶奶和爸爸呀?
——哦,對,回家最好的事就是可以看見奶奶和爸爸,我可想他們了。
看著小小的姑娘,懵懂、可愛的模樣,其實她也用不了很華麗的辭藻。
但是家,對于她來說,就是有好吃的,有好玩的,還能隨時看見奶奶和爸爸。
簡單卻安心。
03
上大學選學校,就特別想要到外省去,離開這個生活了十幾年的地方。
其中三個志愿都是外省,最后一個,老媽看了看,在身后輕輕地說,你就報一個本省的吧。
最后上了個本省的學校,卻是離家最遠的地方。
沒能出去,但也如愿在家的最北方。
當時的我,滿心都是離家的欣喜與對未來的期待,竟絲毫沒有體會到母親當時的失落與不舍。
記得原本只是讓父親來送我,后來臨走的最后一天,母親讓父親給她買了票。
我與母親鄰座,母親有點暈車,很少跟我說話,大多時候,她都是輕輕的握著我的手。
到學校,安排好各種事宜,我和父親、母親三人便在學校旁找了一家旅社住下了。
奔波了一天,其實真的很累,可是睡在母親身旁的我總感覺母親好像翻來覆去地睡不著。
深夜,我看見床頭的燈還在亮著,爸爸媽媽似乎還沒睡。
“爸、媽,你們怎么還不睡?”我揉了揉惺忪的雙眼。
“馬上就睡?!蹦赣H答道。
迷迷糊糊之間,好像聽見他倆還在說話:
“唉,報這么遠,以后回家都不方便?!?/b>
“算了,她要來這也沒辦法,隨她去吧,睡吧?!?/p>
然后我就感覺床頭的燈閃了一下,滅了下去。
第二天,清早,他們要趕車,早早的起了床。
在人嘈擁擠的候車廳,母親一直在絮絮叨叨的說個不停。
最后,母親眼睛似乎蒙上一層水霧,聲音也有點哽咽——說讓你報近點的,報近點的,你還是報了這么遠,以后回家都麻煩。
——沒事,老媽, 我不會想家的,我在外面會好好的照顧自己。
母親哭笑不得——好好好,以后想家的日子有你受的。
只是沒想到,母親的話,一語成讖。
想家,原本以為不會發(fā)生在我身上的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然而在許多某個夜深人靜的時候,爬上心頭。
忽然一下子,整個世界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我還來不及反應,就要像陀螺一樣向四周不停地旋轉(zhuǎn),奔波于各種人際網(wǎng),喂飽生活的大胃口。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
生活像一只巨大的推手,不管我愿不愿意,它就是死死的拽著我,往前走。
卻越走,越是眷戀遠方那個點著橘黃色燈光的小屋。
越是想念那個可以一到就可以直挺挺地躺下什么都不動、什么都不想管,只屬于自己的小窩。
越是思念吃飯不用管,衣服不用愁,裝傻賣萌就能拿個摸頭殺的有父母的家。
還記得水池里那條休息永遠不會閉眼的金魚,老爸說不要喂太多,因為魚缸真的是很難清理。
還記得媽媽她總是喜歡逛街,然后又抱怨衣柜有點擠。
還記得曾經(jīng)打打鬧鬧的老弟,現(xiàn)在似乎有了點距離,從不開口說愛你,因為一直藏在心底。
現(xiàn)在是越來越明白,母親當初為什么說——你報近一點的學校吧。
因為你可以隨時回來,隨時回家。
幾年前踏上火車的那一刻都還沒有意識到,從此故鄉(xiāng)再無四季,只有嚴冬。
04
大學畢業(yè),考研失敗,母親說,你回來找工作吧。
我想了一會——媽,我想再考一次。
良久,母親說道——那你這一次報個離家近點的學校。
我說,好。
然后,我獨自一個人背著行囊,離開校園,一個人找房,租房。開始我的考研二戰(zhàn)生涯。
每天最恐怖的事,就是午睡起來,看著毫無生氣的房間,一摞摞的書還擺在桌前,心里卻空落落的。
沒有落腳的地方。
那一刻,你就感覺自己無依無靠,好像被整個世界拋棄了一樣。
這個房間只是你暫時棲身的地方,它不是你的家。
沒有了那份歸屬感,如浮萍一樣,四處飄搖。
那段自己一個人的日子真的很難熬。
心是空的,如何也盛不滿。
所以,我想回家。
后來我是真的報了本省的一個高校。
可是命運弄人,分數(shù)不夠我被調(diào)劑到了南方的一所學校。
當我想回家的時候,卻要走得更遠。
這一次,我又在離家千里的地方,卻是我無比想歸去的時候。
遠走他鄉(xiāng),虛空的名堂,故城換新裝,新窗卻變舊框。
門前那棵小楊樹都已長得又高又壯,年月的盛放。
而忙碌的身影,總向著遠方,逐夢的步伐,也從未停下。
總想著,做好每一件事器,努力著,讓他們享受這最好的年華,可時間卻一天天,一年年,將他們的青絲熬成了白發(fā),想快些實現(xiàn)愿望,早早回家,將他們好好報答。
爸爸媽媽卻說:“孩子,別太累了,累了,就回家。”
蛾眉月上柳梢初,又向天涯別故居。
四壁旗亭爭賭酒,六街燈火遠隨車。
亂離年少無多淚,行李家貧只舊書。
夜后蘆根秋水長,憑君南浦覓雙魚。
05
我問熊大:家于你而言,意味著什么?
過了很長的時間,他打來一串字——家,這個真的很難說。
又過了幾分鐘——我本來想說些裝逼的話,但發(fā)現(xiàn)不管多么裝逼的話,都無法表達家的重要性。
霞姐說:家,是安放身體與靈魂的地方。
看著屏幕的那一串串文字,停了下來,想了想,覺得很對,我這淺薄的文字,該如何表達——家,這一豐富的字眼。
家,是我,就算從未讓其驕傲,也對我不離不棄,仍待我如寶的地方。
家,是我,就算曾顛沛流離,只要上岸,總會有一盞橘黃色的燈在等候的地方。
家,是一盤餃子,一碗熱湯;一個懷抱;是所有追尋的起點和終點。
是累了倦了時,最想回去的地方。
就算曾被命運放逐,總有一天要上岸。
因為家,會靜靜的,穩(wěn)穩(wěn)的為我們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