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真的老了,越發喜歡回憶青春年少的故事,那些純白年華里的友情、愛情以及成長就如暗香一般時常在腦海浮動。
《七月與安生》是近兩年來唯一一部讓我期盼很久的片子,走進影院時心中還有些許的忐忑,好害怕會失望,看完后不僅沒有失望反而遠遠的超越了預期,演員的表現、畫面的刻畫、細節的處理都讓人拍手稱贊,影片的主題——人性的無奈與掙扎,更是已經上升至哲學的范疇。
影片以兩個小姑娘在樹林里追趕、嬉戲、互踩影子的畫面出現,她們清澈的笑聲配著竇靖童極具歷史穿透力的音色(it is not a crime,it’s just what we do),一下將觀眾帶入了場景,仿佛回到了初中時光。
在明媚的陽光下,身著迷彩服的兩個小個小姑娘鬼使神差般的相逢了,那一年,她們十三歲。安生家庭支離破碎,無家可歸,七月將安生帶回自己家中,這便注定了她們今生斬不斷的情緣。此后的她們形影不離,一起吃飯,一起洗澡,一起睡覺,還羞答答的互看剛剛發育的胸部,她們不是親姐們,卻勝似親姐妹,多希望她們可以這樣一直到老。
酒吧里蘇家明的視線始終離不開安生,山頂的廟里家明雙目含情,安生緊張躲閃,剛好被七月看在眼里,她卻裝作毫不知情。
為了成全七月和蘇家明,安生跨上行囊,踏車遠行。送別的車站,七月本傷離別,淚流不止,卻意外的看到蘇家明脖子上的玉佩出現在了安生的脖子上,頓時不舍變成了怨恨,以至于安生帶著祈求說:“如果你讓我留下,我就留下”時,七月用無言應對。此后的五年里,安生開始四海為家,風餐露宿,她獲得了自由,卻不安生。每到一處,都會給七月郵寄明信片,只是末尾都有一句:問候家明。
安生走后,七月和蘇家明的生活步入了正軌,在同一所大學里平靜地度過了美好的四年。畢業后,蘇家明不顧七月的感受,執意前往北京追尋夢想,兩年后回來和七月結婚。送走家明的七月失魂落魄的走回家,卻發現安生蹲著蜷縮在樓梯臺階上,兩人相擁在一起,只是中間已經隔了很遠。接著酒吧里,七月與安生發生有生以來的第一次激勵的爭吵,為了蘇家明,她們多年的情誼出現重度裂痕。這次,安生再次選擇了離開。
誰知造化弄人,安生與蘇家明在京竟不期而遇,只是此時安生已經找到了愛她的人,她提前祝福家明新婚快樂。怎料命運再次不懷好意的開了個玩笑,安生下樓時,看到了未婚夫車禍身亡,暈頭轉向之時拽她入懷的是蘇家明。
蘇家明收留了安生,卻對七月閉口不談,直到等在家門口的七月看到蘇家明扶著醉醺醺的安生歸來。衛生間內,七月與安生開始了歇斯底里的撕扯,安生說蘇家明是她讓給七月的,七月卻說:“你有資格讓嗎?你的一切都是我給的”。安生無望的問:“我們怎么會這樣”。
看到這里,我再也忍不住對安生的心疼。她從小家庭破碎、孤獨無依,看似放蕩不羈、堅強勇敢,可是我們都忘了,她不是武俠片中武功蓋世的女俠,第一次遠走流浪時她還是一個不足二十歲的女孩,她心中也有恐懼與掙扎,只是有誰在乎過?
正如七月的媽媽所說,安生什么都好,只是運氣不好。但是即便這樣,她還是竭盡全力的愛著七月,從第一次一張桌子上吃飯開始,七月只吃包子餡,安生立馬就說她不喜歡吃餡,太油膩。為了成全七月,她努力壓抑自己的情愫,一次次選擇離開走向流浪,在蘇家明與七月之間,她總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七月。在七月將其傷的體無完膚,再去找她的時候,她依然給出一個大大的微笑,將她抱入懷中。蘇家明逃婚后,七月說她想過自由的生活,安生說等她生完孩子,想去哪就去哪。七月因為大出血永遠離開的時候,安生放棄了自己的生活,為七月養孩子。安生把她們的故事寫成小說時,還是署著七月的名字。也難怪她們最后一次躺在床聊天的時候,七月說:“我恨過你,但是我也只有你”。
而七月呢,仿佛并沒有那么愛安生。從第一次安生說不喜歡吃包子餡,她就讓安生吃皮,為了得到蘇家明,她讓不足20歲的安生遠行,她從未想過安生在幾年的流浪生活中吃了多少苦,即便安生說累了,想回去的時候,七月也沒有說讓其回家。為了自己的那點尊嚴,她將安生罵的體無完膚,最后,她自私的將一切丟給安生,自己安靜的走了。
或許在她心里,她們從來就不是平等的。她從小衣食無憂,有父母的疼愛,師長的喜歡,而安生一無所有,正如她說安生的一切是她給的。她一直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待安生,她不想要的,愿意給的才可以給安生,而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不會給安生的。
這讓我想起了《羋月傳》中的羋姝與羋月,在楚宮里,羋姝仿佛什么都可以給羋月,一次次舍命護她周全。可是當秦王寵愛羋月后,她便開始憤恨羋月,甚至動了殺念,盡管此時羋月仍然待她如親姐姐,處處讓著她。在羋姝心里自己是嫡公主,身份高于羋月,只可以自己施舍羋月,反之則無法容忍。
也許只有她走過安生走過的路,看遍安生領略的風景,才會理解安生的不易。
也許七月也是愛安生的,只是遠遠不及安生愛她多,比不上安生愛的徹底。
故事外的我們或許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們都曾經真心相對過,也為莫名的漸行漸遠迷茫掙扎過,只是,傾情付出過,便無悔。《滾蛋吧!腫瘤君》主人公熊頓與閨蜜鬧矛盾后發短信說:“我寧愿失戀十次,也不愿失去你一次 “,我們都曾感同身受。
蘇家明呢,他到底愛七月還是安生?我想她都愛,愛七月的溫柔嫻靜,愛安生的放蕩不羈。所以他說七月的一切她都愛,安生走的時候,他只是送了塊玉佩,沒有挽留,再見時,他的目光依舊沒法從安生身上移開,或許他自己也無法分辨愛誰更多些。
故事的最后,七月過上了自由流浪的生活,變成曾經的安生,而安生終于過上了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生活。她們仿佛都交換了人生,成了一個人的兩個自我,只是不管哪種生活,都如七月媽媽所說:“女孩子不管選擇那條路,都會很辛苦”,誰不是在生活的火爐里苦苦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