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大家同在一片藍天下,呼吸著同樣的空氣(鏡像),其實是不同世界生活著不同的物種,大家本質上在從事不同的事情,基于成功=技能+運氣,所以必然存在兩個鏡像,左側鏡像我們依靠技能這一策略游刃有余,右側鏡像我們則應采取這個鏡像的策略,無為而治,尤其在投資領域,什么都不做,甚至是最重要和最難做到的事情。這個世界不存在“普世”,或者說普世不能和自己劃等號,我們要在行動中不斷思考,升級認知,從而形成認知差異,積累到足夠多的認知差異,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兩個鏡像中穿梭,避免不適感,同時對相反鏡像中掌握的最少必要東西引起百分之二百的重視,體會這兩個鏡像中存在的相通的地方,真正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如何在左右鏡像都能游刃有余,關鍵在于選擇,通過學習努力分辨不同領域的屬性,用勇氣改變能夠改變的(這來源于能力),用胸懷接收不可改變的(這來源于認知),用智慧來分辯這兩者的不同(后天習得)。同時笑來老師又給了我們一個方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對方在偏重技巧的領域通過努力,花費大量時間、精力獲得了成功,我們應該感到高興,說明這在左側鏡像,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努力完成目標,這讓也我想起了笑來老師說的,"看到活人做到很重要"。如果對方在偏向運氣的方面取得了成功,這就說明這是在右側鏡像的,依靠的是運氣,我們沒必要自責,也沒必要瞎忙活,這樣既節省了注意力,也沒有感性的煩惱,要知道我們沒做到,不是我們的錯,只是運氣不好罷了。
每當學習到一個概念就多了一個分析問題的維度,每當學習理解一個新的概念笑來老師又鏈接到了以往學過的概念,我又多了一次復盤的機會,又有不同的認知了,真心高興。說實話,最近每天留言精選,不僅給了我十足的動力,更使在笑來老師的留言成了我每日的剛需,我是真正做到了在笑來老師的每篇文章留言,我也對精選有信心,或者說我的每篇文章留言都是可以被精選的,聽說笑來老師的專欄要結束了,這并不妨礙我每日在笑來老師專欄留言,要知道我是聽了笑來老師4月23號的線下課才開始留言的,剛開始質量也并不高,現在具備精選的能力了,我要把前面沒有精選的文章重新復盤、留言,把以前沒有留言的所有文章再次一字不差的閱讀、思考,認真留言。以一周一個概念,7小段高質量(精選)文字為內容,通過簡書的方式每周寫一個概念,作為我的進化錄。要讓笑來老師的每一個概念內化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
也許基于前面每天認真的輸出倒逼輸入的原因,現在理解笑來老師的概念真的是不那么難了,或者說容易多了,基本和笑來老師不謀而合,笑來老師說的投資是在右側鏡像,依靠的是運氣,說的是你已經選擇之后,不要通過所謂的努力胡折騰,不要當"韭菜"好不好,給他判個無期徒刑好不好,等待長期的回報。生活中選擇最重要,而選擇這個過程依靠的是我們在左側鏡像里學到的技能、元認知能力,以此判斷的具有長期成長率的公司等,這是選擇之前的事,選擇之后就進入了有側鏡像,就應該變換策略了,就像笑來老師說的"不做為很重要,也很難",我們只知道長期會長,具體長多少,巴菲特也不知道,高與低的浮動就是運氣。
有些事情真的是真槍真刀的干出來了的,或者說運氣成分很少,真的是需要我們好好把握,珍惜的,我們應該慶幸,還有這樣的好事,畢竟這樣的事不多。
如何才能降低投資領域中運氣成分,技能的管技能,運氣的管運氣,如何判斷一項事物的屬性,或者說其在左右鏡像中所占的比重。首先,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看問題的維度,這樣心胸和思路就寬廣多了,起碼多了“左右鏡像”這個認知才會有這個問題。其次,在行動中思考,不斷升級正真有價值的認知,具有正真有價值的認知才能形成認知差異,積累足夠多的認知差異才能有變現的東西,才能正真認識這個世界與自己。知己知彼才能正真把握好這個“度”
自從認識了笑來老師,我的認知就沒有了“偉人”這個概念,有的只是我現在還沒有成為這個“牛人”的必然。偉人之所以“偉”有自身的需求,也有利益群體的需求,這不可避免。更新我們的認知,這也是笑來老師這個專欄的意義所在。有了"鏡像世界"這個認知,明白了成功=技能+運氣,它是左右鏡像共同作用的結果。既然這樣,那就把努力能夠獲得回報的事情交給自己,把需要依靠運氣的部分交給時間。但我是絕對不會串聯的,我要“雙倍”,(我又一字不差的閱讀了有關雙倍的概念)。我要在左側鏡像不斷提高技能,在右側鏡像無為而治,但不會只是為了等待右側時間回報,而在左側鏡像無所作為。
不停努力成長才是讓自己越來越幸運的不二法寶。
風險本身其實并沒有絕對的大小,它取決于你“賭注”的大小。面對同樣大小的賭注,不同的人顯然是有不同的感官與承受度的。同樣運氣本身的大小也不是絕對的。雖然一件事成功與否的概率并不會有太多差別,但是對于不同承受能力的人來說,它的直觀感受也是不一樣的。但是對于一個一直努力的人而言,試錯后帶來的不幸是完全可以承受的,這與“全部押上”沒有機會在戰斗的人來說,所帶來的傷害是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