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效率”、“時間就是金錢”、“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諸如此類的描述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脫口而出。對待時間的方式,可以決定我們的命運,并且顯示巨大的不同。我們的手中,握著的可能是失敗的種子,也可能是成功的無限潛能,答案需要我們自己選擇——隨波逐流將一事無成,全力以赴便會前程錦繡,讓瞬間創造永恒,成功從我們珍惜時間開始!
有人說,人生最寶貴的兩項資產,一項是頭腦,一項是時間。無論你做什么事情,即使不用腦子,也要花費時間。因此,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核心因素。時間伴隨著我們的一生,我們可以自由支配。然而我們當中的很多人都忽視了時間的存在。我們需要做的是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我們無法阻止時間的流逝,但是我們可以利用時間。我們要成為時間的主人,而不是成為時間的奴隸。
陶淵明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岳飛在《滿江紅》詞里大聲疾呼:“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2000年前孔子的弟子曾子在《論語》中說:“吾每日三省乎己”,這些其實就是最早的時間管理。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讓你時間最大價值化的重要原則,就是不要試圖把所有事情都做好。尤其是在備考階段,孰輕孰重,自己心里該有一桿秤。看到堆積如山的復習資料和繁瑣復雜的任務,很多人都會手忙腳亂,毫無頭緒,認準最緊要最重要的目標,然后朝著它努力前進,就足夠了。
你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圍,目標可以定的高,但是通過系統復習后一定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在考試時遇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題目要果斷放棄,開始繼續后邊的答題。切忌把所有時間死磕在難題上,最后得不償失。千萬不要小看任何人,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限的,就看你會不會想辦法,能不能最大化的利用環境,來得到最大的效率。
父母親常掛在嘴巴上的就是“去做功課”,而且是在吃飯前后的一小時內最常說。世間的母親似乎都不明白,“吃飯前后一小時”其實是一天里面效率最低的時候。從生理學上來說,吃飽飯后,全身的活動能量都集中在消化器官,頭腦的活動相對的也就遲緩了。雖然常常有人說:“吃飯時間,也要用來讀書”,但實際上這時候即使讓孩子讀書,也只有浪費時間而已。吃飯前后應該讓孩子好好休息,以充分儲備接下來做功課的有效能量,從學習效率上來說,這才是上上策。
聰明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廢寢忘食埋頭苦讀的人,他們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固定的作息時間,懂得勞逸結合才是最明智的學習方法,所以成功的幾率更高。其實學習時有一顆清醒的頭腦很重要,而這個的保障就是有足夠的休息睡眠時間,讓自己的大腦放松并補充精力,你會發現效率更高。
另外,還要會卓越的管理你的時間,時間是生命給每個人的平等的財富,不過有的人把它花在上網玩游戲上,有的人把它花在勤學苦讀上,這就是區別,不只是你使用時間方式上的區別,也是未來你和別人所處平臺的區別。
不要認為你已經爬上一個高度了,就可以停下來慢悠悠的偷個懶了,要知道,還有無數的人比你更勤奮,也許你松懈的這一會兒,他們已經甩下你好幾個名次了。沒錯,趴著桌子上不動是很舒服 ,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倒數75天里,沒有進步就是退步!
所以,學會合理有效的利用你的時間,讓你的時間利用率時間價值最大化才是備考的重中之重!歡迎關注高考講堂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