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種種考慮,劉徹有著一種尊霍抑衛的心理,也就使得霍去病迅速崛起,成為比衛青更耀眼的一顆將星。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獨自領兵向匈奴出擊,第一次把衛青排擠在軍事行動之外。霍去病在春天、夏天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的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4萬余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余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礎。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霍去病的風頭一時無兩。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時年22歲)各率騎兵5萬,步兵、轉折踵軍數十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別稱或曰即今俄羅斯貝加爾湖)。衛青部則遭遇匈奴左賢王主力,憑其指揮能力,衛青迅速命令步兵依靠戰車結成武鋼車陣,由李廣、蘇建各率五千騎兵迂回包抄,兩軍戰了一天一夜,突然遭遇大風沙,漢軍趁機向匈奴軍發起猛烈進攻,左賢王見戰事失利,帶著幾百人馬趁亂逃跑,由于李廣、蘇建未能按時到達戰場,匈奴左賢王得以逃脫,衛青共斬俘五萬人馬。經此一戰,匈奴被漢軍在漠南蕩滌,匈奴單于逃到漠北,“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他和衛青發起的對匈奴的進攻性戰爭,改變了漢朝長此在對匈奴戰爭中的守勢狀態,一舉打敗匈奴。從而長久地保障了西漢北方長城一帶,也就是在漠南地區的邊境安全,此戰為漢朝進擊匈奴最遠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