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一個故事
說某天,上帝心血來潮種下一粒種子,精心呵護。種子發芽,成長,歷經風雨,終于在上帝關照下長成了參天大樹。
望著枝繁葉茂的大樹,上帝由衷的感慨:功夫不負有心人。曾經修剪枝丫,施肥除草的辛苦歷程頓時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成就感。
后來某天,上帝無意中發現樹叢里竟然有個鳥窩,窩里面還有幾只可愛的小小鳥。樹葉茂盛,難怪沒有發現提前發現,他想,由它去吧,反正樹很大,幾只小鳥而已。
再后來,每隔一段時間,上帝就會來看看他的小鳥。他發現,鳥巢數量在不斷增加,鳥的種類也在增加,鳥群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一派繁盛的樣子!
再之后,由于公務繁忙,上帝好久沒來看他的大樹和小鳥們。等上帝再次回來的時候,他大吃一驚,昔日的枝繁葉茂都不見了,滿眼都是大大小小烏泱泱的鳥巢,掛在各個樹枝上。好久沒來,樹上的小鳥早就不是第一代了,都已是第三代第五代了。上帝的故事成了傳說中的神話,在一代又一代的小鳥中傳承。
觀察了幾天,這個大樹部落(大樹上所有鳥群的統稱)的內部復雜程度讓上帝驚奇不已。不同的種類劃分不同的區域,同一種類內部又有不同的劃分標準,雖有不斷地吵吵鬧鬧,但終究是相安無事。每件事,每個行為,每次行動都有著令人發指的詳細規范標準。身為觀察者的上帝感到一陣頭皮發麻,甚至發脹,這種結果是他萬萬沒有預料到的。
雖然大樹部落依舊信仰上帝,但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對這種信仰越來越淡化。它們的關注點更多的在于鳥巢位置是否夠高,采光性是否夠好,遮陰的樹葉是否夠多,以及鳥巢周圍是否安全。
當上帝出現在大樹部落的時候,大家都驚呆了,原來傳說是真的!于是都來到上帝面前頂禮膜拜,祈禱萬能的上帝滿足自己的訴求。比如喜鵲要求烏鴉不能出現在大樹上三層范圍,烏鴉則要求工會改善用工待遇,工會則強調希望擴大手中權力,白鴿狀告金絲雀比賽作弊,蜂鳥要求得到部落平權以及同等待遇,老鷹主張大樹上三層為自己私有領域,麻雀希望改善居住條件等等。
面對眾多訴求,上帝又花了幾天時間逐一理順,然后做出了判決。然而,原被告雙方對于判決結果都不滿意,十幾件訴求判決無一滿意,爭吵還在繼續。
此時的上帝突然意識到自己陷入了一個無法擺脫的陷阱,或者說暫時無法擺脫。于是,放下手頭的各種訴求,重新考慮思路問題。一開始就錯了,這個“一開始”指的是剛回到大樹部落就接手眾多訴求。
一開始就按照部落成員的思路考慮解決問題之道本身就是錯的,所以才會陷入一個又一個的麻煩當中。想通這一點,上帝又在思考更早以前的問題,為什么要種樹?為什么允許小鳥筑巢?為什么默許鳥群不斷擴大?為什么最初沒有制定出生存規則?生存規則和部落興盛優先考慮哪個?
------2016.8.16 于濟寧 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