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寒露節
二〇一七年十月八日 寒露:Cold Dew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unar calendar divides the year into 24 solar terms. Cold Dew, (Chinese: 寒露), the 17th solar term of the year, begins this year on Oct 8 and ends on Oct 23.
At this time, temperatures are much lower than in White Dew in most areas of China. The dew is greater and colder and there will be less rain. Autumn crops will be ripe.
中國傳統夏歷(農歷)將一年分為24個節氣。寒露,為每年的第17個節氣,今年的寒露時節開始于10月8日(即今日),并將于10月23日結束。
這個時期,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溫度會比白露時節要低得多。寒露時節露水更重,氣溫更冷,但降雨減少。秋作物幾近成熟。
飛喚行搖類急難,
野田寒露欲成團。
莫言四海皆兄長,
骨肉而今冷眼看。
語自(明)唐寅《敗荷鹡鸰圖》
今天是寒露,其實這段時間的氣候一直都是寒露之氣。
寒露時節,晝暖夜涼。農田秋收、灌溉、播種忙。
在《月令七十二侯集》上有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這是說明在寒露節氣期間,氣溫比白露更低,地面的露水更涼,快要凝結成霜了。
寒露之后,中國的北方地區冷的已經足夠勢力了,冷氣逼近。而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基本結束,天氣常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里,但云南、四川和貴州局部地區尚可聽到雷聲。
寒露后,一定要注意保暖哦!中國的二十四節氣的寒露節古代肯定有些傳統民俗,我們來看看吧!
北京的寒露節傳統習慣——觀紅葉。
寒露節氣的連續降溫催紅了紫禁城的楓葉。秋風颯颯,黃櫨葉紅,金秋的香山層林盡染,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又如詩如畫,所以爬香山賞紅葉的習俗很早已成為北京人的傳統習慣和秋游的重要游戲了。
寒露
初侯,鴻雁來賓。賓,客也。先至者為主,后至者為賓,蓋將盡之謂。
二侯,雀人大水為蛤;飛者化潛,陽變陰也。
三侯,菊有黃花。諸花皆不言,而此獨言之,以其華于陰而獨盛于秋也。寒露鄉間說
寒露時節,對于農作物來說,在寒露時期,最忌刮風,因為一旦寒露刮風,地里面的莊家會遭難。而寒露之風根據天氣特點有兩種類型:
干冷型寒露風。這種風是干燥的特點,日平均氣溫比較低,白天日照多,太陽輻射強,氣溫高,而夜間氣溫低,因冷氣的南下,濕度會相對小。而由于干燥,影響晚稻正常抽橞、揚花、灌漿,形成空殼粒,可能導致降低結實率,甚至出現“包頸橞”等現象,影響谷物產量。
濕冷型寒露風。這種風以低溫陰雨、少日為主的特點,連日的低溫陰雨和日照不足,會讓晚稻生長受到阻礙,花藥難開裂。民間有諺語云:“禾怕寒露風,人怕老來窮。”形象地指出了寒露風的可怕之處。有的地區寒露時忌寒露風所以又說“寒露有霜,晚谷受傷。”寒露民間說
白露、寒露時節,民間常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是在提醒人們白露時節、寒露時節,天氣變涼了,要注意穿衣服了,不能像夏天那樣穿衣服了,否則容易生病的。
哈哈!忽然想起一句小時候動畫片主題歌的歌詞了:
“天冷穿棉襖,嘞噢嘞哎呦,智慧就是, 這么簡單!”
“寒露腳不露”是一門養生保健的學問知識。——“寒從腳下起”,人的兩腳離心臟最遠,因而血液供應較弱,而人的腳步脂肪層薄,保溫性差,一旦受涼,就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從而纖毛運動減弱,人體抵抗力就會下降了,因此,寒露時節之后一定要注意腳下保暖哦,千萬別為了約會而穿雖然漂亮但是很冷的皮涼高跟鞋了!
寒露時節,應趁天晴抓緊采收棉花,如遇到降溫早的年份,還可以趁著氣溫還不算太低把棉花從植物上收回。
民間有說:“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
中國的江淮及江南的單季晚稻此時即將成熟,雙季晚稻也正在灌漿,此時要注意間歇灌溉,保持田間濕潤噠。
民間有對寒露時節的飲食建議,都是些什么呢?
——
“寒露要多注意防治哮喘病一類的發作。
1??
山藥和甘蔗汁一起,具有補脾益氣的作用,適用于老年人。
山藥適量,甘蔗汁半斤(250ml),把山藥搗爛加入甘蔗汁和勻了,燉熱吃。
2??
白露時節,若是不忌肉食者,也可吃些銀耳鵪鶉蛋湯,人說可“健腦,豐澤肌膚”
是用煮熟的100g鵪鶉蛋,和銀耳,口蘑、西紅柿各50g,蔥花、鹽、姜末等適量、煮10分鐘左右。
前面切成塊一起煮10分鐘左右,再放入姜粉,鹽等,出鍋前撒入蔥花。”
玉壇標八桂,金井識雙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風。喵!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語自(唐)白居易:《 暮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