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北方,在所有人的印象里,談起小鎮。定會想到南方的濛濛煙雨,悠遠的古巷,泛著古舊的油紙傘。但我心中的小鎮只是一個普通的小縣城,提起它,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它,但那卻是我童年記憶安放的地方。
在我幾歲的時候,因為家里條件一般,我和爸爸媽媽三個人擠在一個四十幾平米的小屋子里,那間房子就在爸爸的單位里,一間屋子有床,有廚房,有辦公桌,既是爸爸的辦公之地,又是我們的居住之所。房子那么小,但是在童年的我看來,那是最大的場所。
小鎮上只有簡單的幾個街道,小小的我閉著眼睛都能把他們全都走一遍,從爸爸單位出門,走過一條長長的路,就到了小鎮最繁華的集市。集市向左轉,可以看到綿延了幾十米的大大的供銷社(這可能是八十年代的百貨市場一樣的存在,不過二十年前,那可是小鎮富人才會去的地方)。再往前走走,就到了我曾經的幼兒園。這可能就是小鎮的全貌了。
那時候我最喜歡的地方有三個:單位的超市;集市和幼兒園。單位的超市里,有我最喜歡的阿姨和哥哥姐姐們,王阿姨是我童年最好的玩伴,小時候每次吃飯時間,都是端著碗去他們家,甚至都不喜歡吃媽媽做的飯。每天都會賴在阿姨的超市里,過著最悠閑自得的生活。集市是四歲的我放假最愛去的地方,以前跟著姐姐們在大冬天出去擺攤,穿著薄薄的衣服,可以在集市奔波一整個冬天。幼兒園是上學最輝煌的地方,在那里我當過班長,在全校面前唱過歌,過過最開心的生活。
小鎮四季分明,春天我們會帶著零食去踏青,夏天躲在房子里看電視是最好的事了,秋天去郊外踩秋葉,冬天在集市在雪花中擺起小攤。
早晨的小鎮陽光會在樹蔭間慢慢升起來,然后照亮整個單位,整個小院都透著淡淡的黃色光芒。現在想起來,竟如同加了濾鏡般美好。黃昏的時候,垃圾車悅耳的零食響徹整條街道,我和王阿姨站在夕陽的淡淡余暉之中,等待著它的到來。
后來我離開了小鎮,去了更大的城市,心里永遠忘不掉它最初的模樣。可是二十年過去了,小鎮變得我都認不出了,原來的集市上立起了高樓,原來的供銷社成了貿易廣場,幼兒園也被繁華的商業街所替代。
現在說起這些美好的記憶,很多人都會覺得俗不可耐吧。畢竟那里沒有燈火闌珊的都市情調,沒有人聲鼎沸的喧囂場面,也沒有流光溢彩的城市霓虹。現在將這些經歷告訴同學,她們也覺得很沒有見識。
但每當我坐車來到這個小鎮,想起它。仿佛在心里為它添加了一層濾鏡,這層濾鏡中的小鎮,永遠籠罩在陽光的淡黃之中,在那里,所有的房屋都是二層。在那里,冬天的雪花比任何地方都要純美。在那里,永遠有著每家每戶的煙火味。
記憶中的小鎮,謝謝你給我最美好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