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土地,大概是中國人與生俱來的一種執拗。依土而生,靠土吃土,血脈流淌是田間溝壑,脊骨臂膀是土地山河,中國人的根早已深埋入土。
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
? ? ? ? 若不是早已將播種土地看做身體發膚般親密、重要,又怎會在苦寒之地撒下曾深埋故鄉泥土中的種子。走到何處都不會忘記耕種的傳統,這大概是種天性,或是種“土”性。鄉下人去到外地,若遇水土不服,服用的是家里灶上的泥土。是迷信嗎,不過是以地為生的人對土地的敬畏。
? ? ? ? 土地讓我們安土重遷。中國的農民幾乎世代附著在土地上,聚居在村落里,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長在地里的莊稼是動不得的,侍候莊稼的老農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我見過終老是鄉的老人,不去在城鎮買了房、條件好的兒孫家,一輩子守著一塊地,死后埋進土里,將向土地汲取了一輩子的重新歸還給土地。
? ? ? ? 可是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城市,“農民”、“鄉下人”被認為是愚昧無知的形象。我們都不說自己是“鄉下人”和“農民”,農村出身的孩子急忙擺脫著好像是多么丑陋不堪的“鄉下人”的身份,努力融進現代化城市。年壯的人逃離鄉村,踩著土地遙望著城市的柏油馬路。曾經滄海變為桑田,而桑田終究變為了一座座鋼鐵建筑,過快的城市化浪潮慢慢沖淡著鄉土文明。
? ? ? ? 有些東西它走得很快,包括每日沉浸在摩天高樓、現代化城市中朝九晚五的我們自己。當我們躺著抬頭,艱難的從層疊的樓宇屋檐中尋找空中的星星,迷茫于自己的歸處時,是否終能明白自己早已深埋入土。
? ? ? ? 掬起一抔土,放于粗糲的掌心摩擦,指縫間濾去的是一輩子的耕耘勞苦,而剩下的大粒飽滿的土塊,是讓所有中國人魂牽夢縈的歸處。